移动基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手机和通信网络相连接的无线收发信台,它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实现话音信息等的传递。
如何用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移动通信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呢?首先,人们有必要了解移动通信基站的手机电磁辐射的特点。移动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是低功率的非电离辐射,不会使生物机体的分子电离,也没有能力改变DNA。世界卫生组织304号报告《电磁场与公众健康 基站与无线技术》中指出“鉴于非常低的暴露水平和迄今收集到的研究成果,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能证实来自(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的微弱射频信号会导致有害的健康影响。”
我国对基站辐射标准有明确的环境,且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环境标准比国际非电离组织推荐的标准更为严格。在国家颁发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对环境电磁辐射场公众照射有相应的限制要求,其中:电磁强度须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环境检测表明,绝大多数移动通信基站都能达到电磁辐射环境标准公众照射限值要求。根据北京市辐射安全技术中心电磁环境室对移动通信3G基站进行现场监测的结果显示:在距离天线(基站)不到10米的地方,辐射是每平方厘米2.1微瓦,与国家规定的每平方厘米40微瓦的标准值小了近20倍,这一数值甚至比某些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还要小。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与环境法规标准专家委员会电磁辐射组专家王毅、邵海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无端恐惧“不是科学的认知方法”,移动通信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广大群众无需过分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