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消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电信专家曾剑秋教授近日接受了赛迪网专访,畅谈中国电信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他认为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手机支付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会得到普及,而中移动进入电子书则改变终端厂商主导格局,无疑验证了Service Drive理论的正确性。
手机支付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会得到普及
2009年我国3G直接投入1609亿,而截至2月,中国3G用户总数为1600 万。曾剑秋教授认为,到目前为止,3G的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因为考虑到3G投资初期是较大的,所以说用1609亿投入拿到1600万的用户也让人较为满意。三大运营商在年底3G用户突破1000万也是很有可能的。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终端的多功能化趋势,手机支付和移动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未来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3月11日,中国移动宣布398亿元人民币入股浦发,将在移动金融和移动电子商务上展开紧密合作,包括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务、移动转账业务等。
曾剑秋教授表示,中国移动近期进军手机支付手机阅读都是有它自身的战略。
而在手机支付上,是浦发选择了中国移动,也是中国移动需要伙伴,两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用户们在手机支付上的积极性并不太强。因此曾剑秋教授表示:“手机支付至少要在2-3年之后才会在老百姓中得到普遍的使用。”
移动进入电子书改变终端厂商主导格局
在曾剑秋教授看来,此次中国移动进军手机阅读行业无疑验证了“电信业驱动力从 Manufactory Drive转变成为Service Drive”理论的正确性。
曾剑秋教授此前曾撰文表示:“在现代世界电信行业经历的第二次浪潮中,驱动力由过去的Manufactory Drive转变成为Service Drive,这是因为在全球经济日渐一体化的背景之下,电信运营企业已经掌控了庞大的用户群、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电信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技术的日新月异、各国电信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和开放政策的实施等不仅使电信运营企业了解国内的消费者意愿,而且清晰国际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电信运营企业立足于市场的用户界面,带动产业链上的企业朝网络融合的方向发展,谋求共赢发展。”
手机阅读市场在全球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市场也十分巨大。此前,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讲话中指出,截至去年底,我国手机阅读用户已有1.55亿户,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手机阅读相关标准。
在手机阅读市场扩张的同时,电子书在国内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它日益成为厂商淘金的新市场,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由于电子书产业链存在内容匮乏、标准不一、价格偏高等弊端。
曾剑秋教授表示,电子书产业之前是硬件厂商主导,这种格局是有弊病的。而中国移动此次出手主导电子书产业,无疑会对硬件厂商带来好处,这也正验证了Service Drive的重要性。
中国移动在发布手机阅读业务时表示,3年内不盈利。但是曾剑秋教授认为,中国移动现在也是可以挣钱的。但是它初期用包月、试用等业务模式来吸引用户,所以要等到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才能盈利。至于具体盈利时间,曾剑秋教授表示:“我对此很乐观,不用3年,仅仅1-2年就可以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