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国家统计局透露,为了让社会公众近距离了解CPI,使统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2011年CPI编制将启动新的权重方案,其中,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类3大类的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的价格权重将下降。计算方法调整对CPI走势有什么影响?能够代表物价水平的房价为何一直进不了CPI?……就这些问题,记者邀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居住类等3大类价格权重将上升
国家统计局表示,为了使CPI统计更好地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状况,2011年CPI编制将启动新的权重方案,其中,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类3大类的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的价格权重将下降。“按照惯例,国家统计局每5年都将对CPI权重进行一次大调。”河南省统计科研所所长金美江表示,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每年都对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8大类的CPI权重进行微调,5年进行一次大调。“权重调整是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而定的。”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主任赵乐东介绍,CPI编制采用固定的权重,食品类占多少,医疗保健类占多少,衣着类占多少,确定下来,5年不变。但是,客观情况在发生变化,CPI编制方法不能一成不变。上次大调是在2006年,所以明年又该调整了。“统计有连续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做经常性调整,主要是提高CPI编制的科学性,只有方法更科学了,结果才能更准确。”赵乐东说。
食品类权重30年来下降一半
“食品类权重30年来下降一半。”赵乐东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食品占CPI的权重有60%左右,目前下降到30%左右,预计将来还会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食品支出占消费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过去人们比较穷,挣钱主要花在了吃饭上,现在人们挣钱主要是花在了住房和购买汽车上,食品支出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赵乐东说。
赵乐东说,如果还按原来的权重计算,就没有把已经发生的变化反映到CPI指数中来,这样指数就是不准确的,再过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了,食品支出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又降低了,权重还会再降低。
不过,赵乐东也表示:“虽然食品类的权重下降了,但绝对值在上升。”
房价为何不直接计入CPI?
据介绍,在计入CPI的8大类商品价格中,居住类是指房贷利率、物业费、装修建材费用等,并不是指房价。国家统计局曾证实,房价不会直接计入CPI的统计中。
很多专家认为,房价最能代表物价水平,但房价为何进不了CPI?
对此,国家统计局的理由是:通行的国际标准,如联合国统计局向各个成员国推荐的方法,一般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产品不计算在CPI中;居民购房的花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按照房屋使用70年计算,购买的房子是逐年逐月使用的,因此在购买和消费的时间上存在严重脱节,而CPI统计是按月调查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化,房价不符合统计要求。
从统计技术上讲,如果将房价纳入CPI当中,因其所占居民生活消费权重过大,将会造成其他商品忽略不计,使CPI统计失去意义。
赵乐东说,在国家层面,一直把住房当做投资,没有计入CPI,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看不出来。假如将房价计入CPI,会不会更好一些?人们争论很多。“房价能否计入CPI,主要看计算CPI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国家都不将房价计入CPI,只有房价相对平稳的国家将房价计入CPI了。近年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部分国家的央行,均已不同程度地将房价纳入CPI核算体系中。但咱们的房价一直在上涨,如果计算在里边,就不叫CPI了,可能会叫别的指数了。”赵乐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