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电总局和三家电信运营商分别拟定的两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已经提交到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由领导层决定以后公布。关于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选择问题,有关专家对通信产业网(报)记者表示,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选择,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电信业知名专家付亮(左二)、中研博峰执行副总裁沈拓(左三)、易观国际分析师王留生(左一)接受通信产业网(报)记者独家访谈
王留生对试点城市的做法表示担忧,试点城市具有备案性质,开始是工信部提出几个城市,后来广电并不同意,然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试点城市。和电信的架构和管理政策不同的是,广电由于比较分散,所以,试点成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各地政策不一致,很难在全国推广。
王留生对通信产业网(报)记者表示,试点城市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网络满足双向进入的融合条件,假设有一方的条件不满足,试点就失去了意义。第二,代表特定地区、经济人口,用户习惯,和电信竞争格局等,自己试点没有多大意义;第三,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的格局。如果电信在这个市场占据巨大收入,广电一旦失败,对其影响较大。
电信专家付亮表示, 究竟选择的都是一类型城市作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对广电和电信双方都会产生影响。不过,从当前的情况看,二者在地方选择上都差不多,差异化是选择的地区广电一把手的能力,将影响到试点的结果。现在还不到和电信竞争的层面,广电更多的是学习业务如何做,而并非打价格战等营销手段。试点和正式商用并不冲突,没有试点并不意味着不能去做。标杆自己的试点,更注重差异化而已。试点方案是否好用,试点是技术,并不排除其他地方业务的开展。
“不过,如果试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定让人感到奇怪。”付亮指出。
中研博峰执行副总裁沈拓对三网融合的试点现象表示肯定,他说从试点可以解读到三层意思。第一,三网融合终于不停留在理念上,试点开始干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希望三网融合在ITC领域越快越好;第二,在试点城市遴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双方的博弈,说明三网融合政策颁布了,过程中的权益的博弈将大量的进行,并且时刻伴随着。“我希望行政授权资质牌照对其影响越小越好。”第三,试点开始,肯定存在着竞争。无论是价格战,还是产异化的竞争,都可能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