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观点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04-02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前景无限已是各界共识,然而这一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融合性业务,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产业链既长且宽,当前其主要细分市场的应用推广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开发这一战略性新兴市场,不仅是信息通信业内部的事情,更需要银行、电信运营商、行业应用主体、商业经营者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密切协作。唯有如此,才能降低发展门槛,以规模应用带动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正如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所言,移动电子商务既需要运营商发挥带头作用,更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去探索创新。从业务流程涉及环节看,需要手机制造企业、运营企业、平台企业、SIM卡制造企业以及银行等各方开展产业合作;从社会环境看,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公民开展社会协作,形成合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局面。

电信、银行合作推进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称,把7.5亿手机用户与超过28亿的个人银行账户、2000多万的单位银行账户密切联系起来,其市场前景无比巨大,而要把前景变成现实,则需要电信业、银行业共同缔结起移动支付的核心链条。

中国移动的移动一卡通业务为例,使用这种现场、小额支付业务,用户需预存1万元到一个与手机对应的银行账号,其中一个子账号用于移动公交、公用事业交费等现场支付,每次支付最高限额为1000元。由于电信企业并非金融机构,利用手机支付最终还需要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完成。但在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这一合作还存在不确定性。

相对于大额的远程支付,小额的现场支付业务更容易为运营商主导,银行处于辅助地位,且在业务发展初期,银行能看到的好处有限,因此,多数银行还在观望,开展现场支付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而中国银联目前在全国六省市积极推广的手机支付业务,是一种由银行业主导的手机银行业务,其将手机领域的业务定位成一种服务手段,局限于账户余额提醒、到账提醒等,这又削弱了运营商的积极性。专家指出,移动支付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任意人在任意时间地点安全地支付任意金额,但目前需求的热点是现场支付。很显然,银行与电信业的分歧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上海卡友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康连生表示,目前移动支付发展面临商户少、用户少两大难题。在一个特定市场,如果同时出现几套移动支付模式,都要面向相同的商家推广其POS等设备,需要更换手机芯片或添加设备,成本非常高,这十分不利于这个当前利润还相当薄的蓝海市场的发展。

加速城市卡类业务向手机集成

移动电子商务向更多领域拓展的过程中,相关行业对此都抱有浓厚兴趣,但对于城市生活中一些主要的刷卡类业务能否、如何与手机相结合还缺乏认识,尚未形成合力发展的共识。

目前,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市民卡、公交卡、城市一卡通等卡类业务,在公用事业交费、便利店购物、公共交通、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手机卡可以集成SIM卡、RFID卡和IC卡芯片,理论上,过去市民手中很多卡可以办到的事情,现在通过一张手机卡都能够实现。今年6月,中国移动有望推出JAVA手机卡,可以擦写编程,在不换卡的情况下也能支持应用升级,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端成本。专家指出,移动电子商务下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如何整合过去的行业应用,部门之间必须打破利益壁垒,共同降低市场门槛并找到最佳业务结合点。

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对于普通商家和消费者而言,需要添置和更换设备,成本不菲。而一卡多用具有规模效益,有助于降低成本。业内人士坦言,商户、消费者不会为了单一应用的提升而付出过高代价,即使在免费阶段有所尝试,最后也很容易放弃。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在同一套设备上实现多应用的集成、在同一个业务入口开发出尽可能多的增值业务来吸引用户。

只有让手机可以办更多的事情,让手机上的商务应用从企业级、运营商级走向城市级,才能引爆移动电子商务潜在的巨大市场。而这绝非手机厂商或运营商自己的事情,需要政府站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并推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才能成功。

运营商在市场导入期应相互合作

毫无疑问,目前运营商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最高。因为这是一种黏性高、门槛高的业务,可以作为差异化服务手段用以维系用户。尽管目前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尚无广泛成功的案例,但其仍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大量的研发和推广费用,发挥了产业链主导者的作用。

专家认为,在电信运营商主导下,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有可能形成移动、电信、联通三大产业链集团的竞争格局。如果三家企业将业务发展着眼点放在对通信用户的争夺上,那么很容易在网络、技术等方面形成壁垒,不仅将给未来各项移动电子商务的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等形成障碍,更不利于该产业的整体发展。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日前指出,日本NTTDo-CoMo等三大电信运营商通过采用统一的RFID技术标准,使得移动支付在日本快速实现了规模应用,目前仅NTTDoCoMo就有7成用户不使用银行卡,而采用手机进行实时支付。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目前中国移动正致力于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而标准的统一可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合作。但企业标准不同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不同手机终端之间、不同移动网络之间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未来如何互联互通,成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