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在3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基础设施领域”,该消息一出,马上成为各大IT网站头条。
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之前国家的提法一直是“电信领域”,而首次提出的“电信基础设施领域”显然更细化了一些。
但“电信基础设施”到底包括什么?记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并没有发现相关说明。通信专家付亮告诉本报记者:“如果理解为电信基础设施制造,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民营企业早已进入;如果是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并且,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是上市公司,肯定有很多民间资本股东。”
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电信基础设施一般是指基站建设等相关网络建设,“这只是个大原则,还要等国家的相关细则出台。”
民间资本凭什么?
2009年,中国移动在网络建设上的投入为650亿,三大运营商在3G网络建设上的直接投资更是达到1609亿元。民间资本想进入这个领域,会不会有些“自不量力”?
项立刚举例说,中国联通当时成立时,国家“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可依然没办法赶上中国移动,包括小网通和中国铁通,都有“国字号”背景,最后也被兼并。“国有资本都不行,更何况民间资本。”项立刚认为民间资本想要“玩一把”,如果没国家政策支持,将肯定失败。
通信专家小刀马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在电信基础设施领域,目前的国有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很难正面抗衡,除非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再加上非对称管制。”
通信专家付亮则直接否决了民间资本“单干”的可能性,他认为参股等资本介入形式值得推广,但成立“小运营商”只会是“螳臂当车”。
各方态度
“三大运营商不会欢迎这个政策,毕竟民间资本没有技术优势,只能靠价格战,这将对其利润产生重大影响。民间资本则很有兴趣,包括中信泰富等早就准备介入。”项立刚认为融资和合作应该是主流,但也不排除民间资本想“单干”,毕竟这是一个能够上市的好概念。
小刀马告诉本报记者,据他了解很多民间资本态度很积极,但都在观望,“毕竟现在还很笼统。”他表示民间资本应在一些电信行业欠发达地区寻找差异化的运营机会。
付亮则认为运营商跟民间资本“皆大欢喜”,运营商以比较低的成本拿到资金,而民间资本也可分一杯羹。但他建议国家应该“细化”相关准则,发放牌照时应更加开放和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