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G发牌以来,运营商的竞争就从之前的网络先进程度转向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运营商需要像互联网企业一样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利用黏性业务增加用户消费。
备受关注的中国移动2009年财报18日中午出炉,财报显示,中移动各项运营数据保持稳定。“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中国移动的表现总体来说非常不错。”StrategyAnalytics中国区经理仇琳表示。
但是在市场格局剧烈变动的2009年,中移动的举措并非如同财报般平稳,更多布局长远的举措潜藏于波澜不惊的数字之下。
饱和市场来临
“相关数据基本属于意料范围。”Gartner咨询总监沈哲怡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此前有香港投行预计,中国移动2009年净利润增长1.9%,此次中移动数据略高于预期。
步入饱和时代的国内通信市场被认为是造成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中移动在公告中表示,在2009年,在面临众多挑战的环境下,集团保持了业务的平稳增长,稳固保有存量市场客户,保持了客户的低离网率。根据公告显示,中移动在2009年的MOU为494分钟,ARPU值为77元,相比于2008年略微下滑。
在专家看来,由于中国通信市场已经步入饱和期,虽然中国移动在财报中提及由于拉动内需、行业信息化需求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机遇,但中国移动依旧很难出现之前的高速增长。
新增市场成为亮点
与传统业务形成对比的是增值与行业应用的快速增长,其无线音乐平台与行业信息化业务均首次超过百亿元规模。增值业务同比去年增长16%,占总收入比重达到29.1%。行业应用同样如此,中移动表示,由于在2009年着力提升了行业应用相关能力,加之推动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深耕计划与动力100计划,效果明显。
但是相比于数千亿的传统收入,中移动的开源依旧弱小,“中国移动尚未能够将其对整个市场的主导优势转化为在3G市场的强势领导地位。”仇琳表示。而在沈哲怡看来,相比于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信息化产品仍然集中于邮箱、VPN等低门槛产品,而且对于金融、物流等高门槛领域渗透不足。
业务主导时代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于中国移动用户数增长14.2%,但净利润仅增长2.3%。”沈哲怡表示,在沈哲怡看来,从3G发牌以来,运营商的竞争就从之前的网络先进程度转向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运营商需要像互联网企业一样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利用黏性业务增加用户消费,进而提升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