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0-03-12 |
信息来源:赛迪网 |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提交了一份关于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建议中国尽快制定统一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相对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实际,中国电子商务立法明显滞后,目前没有统一系统的电子商务法来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已制定的电子商务相关法规也存在效力层级不高、体系不清、内容不全等突出问题,无法有效对电子商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引导和规范。”
联系中移动较早前发布的公告,不难看出徐龙呼吁为电子商务立法,实是为自己筹备做嫁衣裳——为中移动进入手机支付领域扫清地雷。
中移动入股浦发 剑指手机支付
3月3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与浦发银行就认购新股和战略合作进行初步协商,但现在未能确定何时可达成认购及战略合作,而此交易亦未必实行。虽然公告措辞谨慎,但中移动高层已开始吹风。“这次入股主要是为中移动在国内开展手机支付打基础,未来该业务将成为中移动的蓝海之一”。
2月26日,浦发银行公告称,正就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宜的相关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国泰君安发布报告称,浦发银行将以每股17.82元人民币的价格向中国移动出售22亿股普通股,这笔交易将给浦发银行带来4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而中国移动则将拥有浦发银行20%的股份。
中移动:支付我所欲也
有分析人士认为,移动花巨资进入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金融领域,都是因为“钱太多”,有典型的央企扩张冲动。
不过,面对质疑,王建宙则毫不掩饰入股浦发意在利用金融资质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打造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意图。“入股浦发银行,最主要的目标是大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即移动金融。在手机支付上,中移动未来的空间很广阔,除了能实现类似香港公交卡八达通的功能外,还包括在便利店购物、买票等其他的小额支付,以后还可以做转账以及比较大的交易和汇款,最终通过手机作为载体,实现B2B、B2C等移动电子商务。”
“我们有5.1亿个客户,只要其中20%使用手机支付服务,就已经有1亿客户……20%客户使用,是我们预期至少会有的百分比。”王建宙信心十足。
过去数年中,移动与不少银行洽谈过手机支付业务,大多无疾而终。道理很简单,中移动有平台优势,而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擅长资金融通,由于实力相当,双方都想占据主导地位,肯定难以谈拢。加上移动仍存在变相利用短信支付的技术可能性,因而和银行合作的意愿并不迫切。
不过,市场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一是监管部门出手整顿“手机涉黄”,中移动迫于压力停止了代收费;二是中移动语音业务开始出现下滑,急需大力发展手机支付等业务。此外,中移动并非金融机构,手机支付平台的合法性尚需银监会认可。移动运营商要分食手机支付的蛋糕,就必须先和中小银行合作。不过,未来,中移动在手机支付方面的野心,绝不会仅满足于浦发行。
王建宙介绍,公司经过在国外多地进行调查,认为手机作为载体是个比较好的形式,手机在中国最普及,与国外运营商相比,中移动的用户超过5.2亿,有着规模优势,此前在重庆、湖南、广东、上海等地,中移动在手机电子商务已有3年多的试点,“刷一下手机,用户就能购买世博会的门票以及里面的东西。目前,在上海地铁站,已经安装了几千台手机支付的刷卡机。”
面对国内各家大小银行,中移动为何偏偏选中了浦发?与多达16000多个网点的中国工商银行相比,浦发银行目前仅有491个营业网点。
“在选择入股的银行上,经过反复挑选,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王建宙向记者表示, 浦发银行本身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并且在A股上市,公司治理比较好,无论公司规模和业绩,以及股价,对中移动都比较合适,“综合比较后,觉得它可以很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浦发银行的盘子不大,中移动可以获得较多股份,另外,作为一家地方银行,浦发有着比国有银行更灵活的机制,中移动也能有较大的话语权。”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移动也能开展更大范围的探索。
此外,王建宙直言,中移动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开放的,欢迎银行参与。而入股浦发行后,亦不会阻碍中移动与其他银行的合作。中移动将于近期向银监会提交入股的申请。
跨界发展遇政策屏障
不过,中移动要真正实现这个蓝图,还需要经过几道考验。
由于移动支付是一个产业链复杂的新产业,横跨通信和金融两个行业,根据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央企不能投资非主营业务。此外,银监会在金融领域的准入上也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些都是中移动要解决的障碍。
“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很聪明,它绕过了当前的好几道障碍。”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认为,如果这次联姻成功,将给其他运营商和银行树立起一个样板。
“如果最终达成入股协议,也一定需要国资委的批准。”通讯行业专家付亮表示,两家企业合作的操刀者无疑来自更高层面,当前手机支付最主要的障碍来自银监会的政策,中移动从浦发银行获得财务性收益没有问题,但是要想借此获得金融业务的准入基本不可能。这意味着,就算入股成功之后,中移动仍不能自己经营金融类的业务,这部分只能交由浦发银行来做。
对此,王建宙重申,中移动是一家电信运营商,会专注于电信的业务,入股浦发银行成功以后,将积极开展战略性的合作,开展移动金融,但对于浦发以后日常的经营管理,不会参与,从另一个角度,手机支付本身的效益都需要通过银行来体现。
“要想实现手机支付,必须要有金融支持,而电信企业没有这些权利和手段。” 王建宙表示,过去跟银行一直采取的是一般性合作,随着移动电子商务深入,“有必要与一家银行建立比较深入的战略性的合作关系。”
王建宙说,根据手机支付发达的日本和韩国的发展经验,运营商要进入这块业务,基本都是通过入股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等金融机构。
浦发:资本我所欲也
浦发行向来以对公(即对政府)业务为主,政府基建项目颇多,然而相对零售银行业务却非擅长。海通证券分析员畲闵华认为,借助中移动的庞大客户,对浦发行的零售业务发展肯定大有裨益,“单是发信用卡,就多了一个稳定的营销途径”。此外,浦发行近年苦于扩张急速,资本金补充未能跟上,今次中移动注资将可解困,“以注资400亿来算,浦发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可提升4个百分点,足够未来3年增长之用”。
数据显示,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76%,这两个数据都未达到银监会的要求。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今年银行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11%以上,而银监会对核心充足率的要求则是7%。
此前市场预期浦发银行将前往香港市场发行H股来弥补核心资本的不足,通过向中国移动定向增发解决了浦发银行的资本金问题,也有利于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可能会在手机支付、移动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战略合作机会。
有分析师认为,中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要想在浦发银行的发展中起到作用,预计至少需要控制接近20%的股权。目前浦发银行股本为88.30万股,总市值1831亿元左右,前十日均价为19.8元。目前浦发银行前两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际信托联合持有浦发银行24.45亿股左右,折合27.7%左右的股权。因此预计浦发银行可能一次性向中国移动出售摊薄前20%左右的股权,即18亿股左右,如果按照九折认购,合计募集资金约320亿元,中国移动将占有浦发银行摊薄后16.9%的股权,仅次于上海国际集团的18.68亿股和17.6%的控股比例。
而面对资本充足率的压力,浦发引入战略合作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这样无论是对股东还是银行都是最佳的方式。”
此前有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初步方案是,中移动集团公司旗下的广东分公司参与浦发银行的定向增发,增发股份数约22亿股,增发后中移动持股比例为20%,浦发银行定向增发融资额将达到400亿元左右。定向增发完成后,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接近14%。
将入股台湾远传
王建宙日前在“两会”上透露,将通过一家全资子公司入股台湾远传电信。他表示非常希望在下一批公布的大陆企业投资目录中,能开放对第一类电信业的投资。
2009年,中国移动透过其在荷兰设立的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申请在台湾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纵信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2009年底获得核准,已经开始在台北设立公司的准备工作,不过尚未完成注册登记。
中国移动2009年4月底宣布与远传电信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将斥资40.76亿港元收购台湾远传电信12%的股份。
不过由于台湾开放大陆企业投资的目录中没有包括第一类电信业,这项交易尚未进行。
王建宙说,“入股是一种深度合作,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但是完全不会介入远传电信的经营管理。”
尽管入股有待时日,双方已经开始合作。王建宙说,除漫游合作外,3G增值业务方面双方有合作空间。近来有消息称,远传电信的应用软件商店“S市集”、“电子书城”受到中国移动青睐。
“我们和台湾业界有很好的优势互补,就终端而言,台湾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都很强”,王建宙说,近期内中国移动主管研发的副总裁沙跃家将带领团队赴台湾访问。
并不像传言的千亿元采购那样,沙跃家将重点与相关单位洽谈TD-LTE(4G)研发合作事宜。“TD-LTE可以满足移动高速数据通信的强烈市场需求,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王建宙说,“无论是3G还是4G,最大的问题都是终端问题。”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