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 、互联网 与移动通信 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正在向我们“袭来”,开发应用前景巨大。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技术和TD通信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同年11月3日,国务院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 键技术。随后,工信部 开始统筹部署宽带 普及、三网融合 、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并将物联网发展列为我国信息产业三大发展目标之一。
事实上,早在10年前,中科院就启动了物联网研究,目前我国的技术研发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虽然,现在人们似乎未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这个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智慧地球”,被温家宝总理叫作“感知中国”的新生事物,实际上已经应用于某些领域,离我们越来越近。比如,公交“一卡通”、物流的标签,以及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也使用了物联网,在世博会展馆和浦东机场布置防入侵系统,中国移动 的SIM卡 还可以当门票用。
未来的物联网世界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26日,新华网特意邀请我国最早从事物联网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封松林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一一解答网民提出的问题。
2010年1月26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封松林做客新华网,谈互联网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新华网 杨刚 摄。
封松林解释何谓物联网
[封松林]物联网在英文里面叫internet of things,所以中文翻译之后简称物联网。1998年美国国防部立了一个项目叫做传感网技术,就是把传感器 和通信组成网络 以后,把某个区域和地方组成以后的一个来源。1999年有一个IT中心提出了以视频芯片为主要内容的物联网的来源;2006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又启动了一个数字物理系统,讲的都是类似的事情。当物理世界感知了以后再传输出来,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
简单的说就是把物体和物体之间联系起来的东西,比如说交通一卡通,二代身份证等等,或者是通过卫星把这个图象传出来。现在对慢性病老人的一些实时监控也是一些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化 的过程,如果表述的是未来的世界,比如说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什么的可能是有点算炒作了。但是北京的一卡通,世博会的门票,物流的标签等这些角度来讲是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的。如果你理解的短期可能就是炒作,其实物联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说一个点,或者是具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