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通信行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与“中光模式”案例研究课题成果日前在京发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员陆百甫在发布会上表示,在持续增加的市场容量推动下,光通信行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陆百甫介绍说,为促进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2009年7月起对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赴苏州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案例企业进行实地研讨和调研,最终形成《中国光通信行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与“中光模式”案例分析》课题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的光通信设备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了30%至40%的较高增长速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纤通信产业体系。但从总体看,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关键技术和配套件大多依赖进口,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报告说,虽然我国的光通信设备企业在技术、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国际光通信设备巨头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依托国内巨大的光通信市场容量以及较低的人力成本优势,我国光通信产业在部分细分产业领域仍可望取得突破。
报告说,总的看来,在技术层面,光通信技术是我国高新技术中与国外相比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几乎与国外同时起步。目前已掌握了光纤、器件、系统等各方面的关键技术,步入国际光通信的先进行列。更为可贵的是我国在主要技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中光科技研发成功的世界独创的双向定位干粉干压成型技术,已应用于光通信系列产品中的核心连接器件——氧化锆陶瓷插芯的生产,其技术填补了国内、国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报告指出,光通信行业如果能及时跟进潮流,自主创新,抓住机遇,将会使我国的光通信科技、产业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再上新台阶,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