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分别代表爱立信的索尼爱立信董事长思文凯和代表索尼的索尼爱立信总裁小宫山英树的相继离职,索尼爱立信开始被业界质疑当初的合并战略的正确性。
在两强合并之初,索尼爱立信珠联璧合的强大威力表露无遗,索尼爱立信在综合索尼的音乐、拍照功能和爱立信的通信功能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手机领域的一支强悍新军,跻身于全球五强行列,甚至一度被认为前途不可限量。
但这种风光局面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索尼爱立信就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到目前,索尼爱立信已经陷进严重亏损之中。因为这,索尼和爱立信之间的矛盾冲突渐起,甚至闹得不可开交。2009年就传出小宫山英树强烈质疑双方合并的正确性,分家意图明显。
索尼和爱立信的合并,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造成流程过多,决策周期过长,效率缓慢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千变万化。这从索尼爱立信2009年推出新品的速度上可以窥见一斑,2009年索尼爱立信仅推出十来款新品,在五大外资中推出新品是最少的,甚至比相当一部分国产品牌都少得多。这正是索尼爱立信在2010年表现不佳,救赎乏力的关键原因。
据知情人士说,在索尼爱立信,做出一个重大决策,需要双方首肯,应对市场情况十分缓慢,事后双方互相推诿扯皮,难以责任到户,包括索尼爱立信高层,都无法改变这种状态。这正是包括思文凯、小宫山英树、卢健生等高管不得不选择去职的真正原因——原因是双方造成的,责任却要索尼爱立信来承担,索尼爱立信的高管实在难做。所以,卢健生宁愿选择一个叫做INQ的小庙重新创业,而不愿再在索爱呆下去。
发展到今天,手机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典型,全球市场如此,中国市场更是如此。一些山寨机之所以活得滋润,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反应快。这也是索尼爱立信面对风生水起的中国3G机遇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
对索尼爱立信来说,问题的严重性或远不止于此。索尼和爱立信的不和或许只是露开了冰山一角,接下来双方的磨擦和冲突将更多地表现出来——如果索尼爱立信不能立马扭亏为盈的话,将陷进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矛盾愈演愈烈。分析人士认为,索尼爱立信内部已经在思考当初合并的正确性,或许分家已经在双方高层的脑袋里成为未来战略选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