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年头,对移动通信业来说也是如此。运营商普遍遭遇用户增长减速、APRU持续下降、收入增长停滞的困境,众多老牌设备商今非昔比,而Apple、Google等原本消费品电子和互联网领域的巨头却成为移动通信业的新一代明星,引领移动互联网之浪潮。其中刚刚迈入3G元年的中国移动通信业因潜在的庞大3G用户群成为2009年全球移动通信业中闪耀的明星,提前让人感到春天的暖意。时光迈入2010年之际,让我们来总结一下2009年全球移动通信业的五大关键词,让我们再次领会到“变化才是永久不变的主题”。
融合
从移动、固定网络的融合,到各种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的融合,再到通信业与媒体、娱乐、出版等行业的融合,融合趋势已势不可当。“融合”也因此成为2009年移动通信业的第一大关键词。
中国三大综合性运营商在移动网络和固网整合领域频频发力,中国移动借助铁通和广电高调推出“移动+宽带”资费套餐,中国联通则在完成对网通的整合后迅速启动融合战略,并将3G网络和固网的融合视为赢取市场的一大利器,中国电信作为全球最大的固网运营商更是理所当然的FMC的拥护者。就连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也开始向固网领域发展,与英国电信合作进入固网宽带市场。
在2G用户占85%比例、3G用户开始快速增长、LTE呼之欲出的时代,运营商面临着一个两难局面,如何在网络快速演进的同时让演进的成本最低,从而保持ROI(投入产出比)最大化。面临如此多、如此不确定的演进路线选择,多制式融合和平滑演进成为发自内心的关键需求。华为、爱立信等设备商相应推出了系列化的融合基站产品以及SingleRAN等网络级融合解决方案,力图从系统设备、站点、运维等多个层面为运营商打造一张弹性、融合统一、平滑演进的移动网络,以“一张网”来适应网络的不同发展演进阶段要求。德国O2、芬兰Teliasonera等很多欧洲跨国电信巨头在华为的帮助下率先体验了一把融合网络的魅力。而率先推出Sin-gleRAN解决方案的华为更借此一跃成为全球发货量最大的无线网络设备供应商,成为融合趋势势不可当的最佳例证。
集通信、娱乐、互联网等能力于一身的融合终端成为消费者的宠儿。变化的年代总有惆怅者和新的功成名就者。Amazon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让出版业惊呼纸质书是否会在下一个10年死亡?!一部融合了消费品电子、通信和互联网能力的iPhone的出现让很多传统的终端巨头相形见绌。仅有半个手掌大小的华为无线猫E5,首次登陆日本市场,便受到了热烈追捧。这种无线猫,是名符其实的“口袋Wi-Fi”,可通过Wi-Fi实现游戏机、数码相机、iTouch等具备Wi-Fi网络功能的数码终端上网。又比如数码相框产品其实已经不稀奇了,但华为推出了无线数码相框,内置无线通信技术的该产品可随时接收通过手机发来的彩信图片且自动浏览播放,在日本一度脱销。这些例子说明,融合已经成为移动终端毋庸置疑的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通信和互联网世界。在北美、西欧、日韩等发达市场,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消费者的商务、娱乐、信息获取等场景。但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只是高端市场消费者的特权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Opera公司2009年9月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非洲已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区域。在非洲,手机上网用户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台式电脑上网用户,很多非洲人的第一次互联网体验是在手机上完成的。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无所不能的业务、多样化的终端正在让移动互联网——一个听起来很美的故事——成为现实。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我们对基础网络的定位和需求,传统上基础网络支持的主要是语音业务,而支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却是移动宽带网络。移动宽带的发展也让运营商面临一个悖论,发展用户和提升业务流量的前提是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移动宽带网络上,然而这些投入是否能带来相应的用户、业务及收入同步增长?全球第一个商用iPhone的运营商AT&T的案例给了业界莫大的启发。AT&T得到的除了巨大的移动宽带流量压力之外,还有数百万新增的高ARPU用户。“管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动于衷地接受“被管道化”的命运。
而EMOBILE在日本这一全球最成熟的3G市场的异军突起则更能说明移动互联网的魅力。在软银、NTTDoCoMo和KDDI的份额合计超过90%的日本,EMOBILE是一个绝对的后来者。这家新运营商明智地从数据业务入手,其新建网络甚至最初不提供语音业务,单靠数据业务夺得了日本各大运营商最高的用户增长率,新增用户数甚至超过了软银。EMOBILECEO千本博士称:“我们有信心仅提供管道,但这是一个‘大’管道。我认为,高速、低资费的移动宽带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服务。”由华为和爱立信为其建设的WCDMA/HSPA网络让移动互联网魅力彰显。
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网络,从终端到业务无一不在变化,然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商业模式的变化。2009年引来最多模仿和跟随的莫过于Apple推出的“App Store”,Apple推出的iPhone与其说是凭借其优秀的工业设计让用户为之痴迷,不如说是超过12万款应用的“App Store”让全球2000多万iPhone用户和数万应用开发者有一种各取所需的感觉。“App Store”所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全新商业模式魅力之大,甚至让AT&T甘愿承受移动数据流量急剧增长带来的网络压力。
绿色
喧嚣一时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刚刚结束,为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推进节能减排、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无数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一,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正在持续扩大,节能减排理念在通信业也已经深入人心,移动通信业已成为全社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战略中的重要战场。
2009年,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移动通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把节能减排当做重大目标在努力,各大移动运营商、设备商纷纷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打造绿色移动网、减少碳排放量已经成为运营商网络部署的重要诉求之一,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设备厂商方面,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系列新能源解决方案已经陆续开始规模使用,其中华为的新能源供电站点应用更是超过3000个,再一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非洲、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国家的移动通信网络因此得到了更多适合的选择。华为与Telenor在构筑绿色移动网络方面的合作是运营商与设备商成功合作的典范,由于帮助Telenor在孟加拉国部署的绿色网络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700吨,华为与Telenor联合荣获GSMA亚洲年度“绿色移动奖”。
全世界有6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在环境保护这样的挑战面前,没有哪一方可以幸免和逃避,在我们享受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要忘记通信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才是通信业每个参与者应有的态度和行动。而得风气之先者也有望获得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先机。
LTE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在为LTE时代提前做准备,今天的局面有点类似于七八年前的3G。DTTDoCoMo这个全球3G第一个吃螃蟹者原本计划2010年推出LTE商用服务,再度引潮流之先,然而北欧的Telia Sonera却抢先一年,于2009年12月14日在瑞典和挪威两地宣布商用。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运营商公布了LTE商用时间点,包括北美的AT&T、VerizonWireless、北欧的Telia Sonera、Telenor、西欧的Orange、T-Mobile、和黄,日韩的DTTDoCoMo、SKT以及中国移动等全球有影响力的多家运营商。
在设备商这边,尽管在未来三五年内LTE不太可能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大设备商却已经开始为此展开竞争。两家最强者——爱立信与华为,已远远抛开其他厂商,在LTE上奠定了难以超越的双雄优势:2009年年初共同拿到第一个LTE商用合同(Telia Sonera,爱立信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华为在挪威首都奥斯陆),2009年年末同时宣布两地的LTE网络进入商用;两家宣布的LTE商用/试商用合同最多,爱立信从欧洲、美国、日本共收获了4个商用合同,华为在数量上还略微领先爱立信,共5个商用合同。当年2G向3G时代的演进过程中,爱立信一举奠定全球移动设备巨头的霸主地位,今天可以预期的是,辅以标准专利上的优势,以及端到端LTE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华为未尝不会在下一个时代成为另一个霸主。
中国3G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咨询机构在2009年年初不约而同地下调了对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预期。但是迈入3G元年的中国市场却是个例外。2009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在短短一年之内共计部署了超过25万个3G基站,直接经济投资超过1700亿元。中国通信业成为全球经济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如同2009年年初业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国3G将是进一步改变全球移动设备市场格局的关键战场。在WCDMA领域,华为和爱立信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0%,这一格局与全球WCDMA市场格局相同。两家领先厂商以“全球经验,中国分享”的理念,帮助中国联通在建网伊始就能实现网络性能与世界同步。在CDMA领域,尽管全球范围内CDMA市场低迷,但是中国电信的加入为这个产业注入了活力。而中国电信对CDMA网络的重磅投入更使得产业格局进行了重新洗牌。中国电信以业界最佳格局打造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华为的份额甚至接近半壁江山。短短一年时间,华为即成为中国CDMA市场NO.1,在这个市场的迅速提升还帮助华为在2009年第二季度一举超过阿朗成为全球CDMA市场最大供应商。作为中国自主的3G标准,TD-SCDMA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由于中国移动的网络是全球第一张TD-SCDMA商用网络,因此打造健康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成为TD-SCDMA成功的关键。而华为和诺西等全球经验丰富的设备商的加入迅速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大推动了TD-SCDMA商用进程,使得这一新技术能够与WCDMA等成熟技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3G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中国有句名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在通信和互联网行业,这个“数百年”未免太长,不足以体现这个行业变化的速度,通信行业几家曾经的巨头已成过眼云烟,互联网行业的明星从Yahoo、AOL到Google再到今天的Facebook、Twitter,这一切都发生在不过10年间。展望通信和互联网业的下一个10年,谁能实现全新的超越,成为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