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HSPA+技术以其建设成本低廉、用户体验优质等特性受到运营商的追捧,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网络升级的理想方案。
GSA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0月,全球95%的WCDMA网络已支持HSPA无线宽带。根据WirelessIntelligence的最新报告,2009年第3季度,新增HSPA连接数为2500万,达历史最高增长纪录,而总连接数则达1.58亿,相较2008年数量翻1倍。
在这种大背景下,HSPA+作为HSPA的自然升级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业界的目光。由于从HSPA升级到HSPA+所需成本较低,运营商不需替换现有网络设备或购买额外频谱,即可达到接近LTE的数据传输速度。这个优势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运营商投资日趋谨慎的环境下尤为重要。因此,HSPA+成为未来较长时间HSPA网络升级的理想演进方案。
HSPA+提升用户移动宽带体验
根据EJLWirelessResearch的一项报告,作为迁移到LTE之前的一项举措,相当多的移动运营商将从HSPA升级到HSPA+。EJL的创始人、总裁EarlLum表示,“鉴于2009年至2010年的经济前景不明朗,很显然移动运营商在2009-2011年期间将会选择升级到HSPA+技术。”
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Mason发布的报告指出,从WCDMA到HSPA再到HSPA+技术,是WCDMA运营商发展的自然演进路径,到2015年年底,全球HSPA和HSPA+用户总数将增加到11亿户。
HSPA+是WCDMA的演进版本,将多个HSPA载波聚合,提供更高的下行和上行数据传输速度,显著提升网络容量,同时也让用户得以享受更快的网络连接速度、更快的反应时间及高效的数据应用。HSPA+能与WCDMA技术此前的标准实现后向兼容,且无需新的频段用于部署。运营商可利用其现有网络和频段资源提供下一代无线技术的带宽和性能。与此相比,LTE虽然已经成为未来业界公认的主流无线演进技术,仍由于需要巨大的投资,且目前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所以LTE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现有3G网络补充的角色出现。未来,HSPA+也可与LTE相辅相成,在更新、更广泛的频谱中满足高通讯流量的需求。
HSPA+可以大大提升移动宽带的用户体验,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这项革命性升级技术,与当前的移动网络相比,支持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平均速率、更短的时延、更快的响应时间、更长的电池寿命,以及更加完善的时刻在线的体验。此外,该网络拥有高速、高效的使用特色,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更重要的是,透过提升网络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
HSPA+备受业界青睐
HSPA+成为Telstra、沃达丰、O2、EMOBILE、Telus&Bell等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在迈向移动宽带进程的选择。2008年10月,在其NextG网络开通两周年之际,Telstra宣布其计划的HSPA+部署工作顺利展开,从而成为全球首个宣布部署HSPA+的运营商。2009年8月,EMOBILE发布日本首个21Mb/s的HSPA+网络。11月,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旗下的跨国运营商O2宣布在德国慕尼黑开始商用HSPA+网络,成为德国首个商用HSPA+网络的运营商。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在推动HSPA+商用化和不断演进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2008年7月,高通使用HSPA+实现全球首次数据呼叫。2009年2月,高通推出一系列新型芯片组解决方案以拓展HSPA+产品组合,包括手机和数据卡的解决方案。11月,高通宣布业内首款双载波HSPA+芯片组出样。MDM8220解决方案是首款支持双载波HSPA+的芯片组,基于3GPP版本8标准,提供的上、下行链路峰值数据速率分别高达11Mbps和42Mbps。其双载波技术汇聚两个并行的HSPA载波,使网络带宽从5MHz提高到10MHz。
中国厂商在推动HSPA+发展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华为和中兴通讯在2009年9月举行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分别展示了HSPA+数据卡,目前,华为和中兴已参与部署了全球众多HSPA+网络的建设。同时,中兴通讯还宣布在下一代HSPA+基站产品系列中集成高通的ULIC技术,使运营商大幅增加UMTS语音和数据的吞吐量。
简言之,HSPA+将是运营商实现移动宽带的重要保证。对于运营商而言,升级到HSPA+所需成本较低,不需汰换现有的网络设备,也无需购买额外的频谱,即可达到接近LTE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速度。因此,HSPA+使电信行业可保障既有的网络投资,并顺利拥有更高的数据及语音传输容量。同时,HSPA+也让消费者可获得更完善的时刻在线的移动宽带体验,包含更高速的下载与上传以及更快捷的网络连接和响应,从而自由畅享前所未有的新一代移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