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开年第一周,有关智能手机的消息特别热闹。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宣布,推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Nexus One;PC供应商戴尔宣布将首次推出智能手机;联想公司高调推出LePhone智能手机,将于5月份上市。那什么是智能手机呢?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简单说,智能手机就像一个小电脑,有操作系统,可随意下载应用程序。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目前人们对智能手机理解不尽相同,目前无完整定义。从通信角度看,可分成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三种方式,智能手机属于是人与物的通信。过去手机操作系统都是定制好的,只能拿来使,现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添置软件,满足个性化需求,体现出很好的人机互动性。
记者:让人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原因让智能手机出现瞬间爆发?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2009年一项统计表明,全球赢利能力最强的手机一个是苹果iPhone,一个是RIM的黑莓。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智能化。
2G向3G转移,第一个变化就是网络宽带扩大,运营商有足够的空间开发出手机邮箱,开发出类似QQ的即时通信业务,使手机越来越像互联网。另外,软件开发门槛逐渐降低。在智能化平台上,更多的草根开发者加入进来为智能手机提供内容产品,比如一个人在家就可开发适用手机的游戏软件,不再需要大公司大资金。这些变化,让运营商和制造商都看好智能手机的未来。
新业务很难再“通吃”
记者:对于智能手机,视频通话、手机电视、网络支付、游戏等手机多媒体业务,您最看好哪种业务的发展?
曾剑秋:这些业务都非常看好,但都有个逐步接受和习惯问题。拿视频通话说,有人认为,原来接领导电话可躺在床上讲,有了视频就得端正坐好,不方便。可视频通话也有用处,比如迷路时,朋友可通过视频清晰指路。
付亮:2G升级到3G,很难再找到语音、短信这样的“通吃”业务。没有哪个应用可覆盖所有人群,这些业务将分别吸引不同的群体。
阚凯力:我不看好任何一项业务。比如视频通话,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贝尔公司曾试验,让住户选择装视频电话还是普通电话,通话费用是一样的。结果出乎人们意料,90%的人都不喜欢安装视频电话,因为认为干扰了自己的生活。现在手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上洗手间电话来了,这个视频是接还是不接?
手机电视,原本就是接受电视信号,跟手机信号两码事,只是共用一个屏幕和一块电池。网络支付存在一个问题,手机电子钱包里的钱是在银行还是运营商手里。政策上允许运营商办银行吗?手机游戏,是无聊时打发时间的,整天拿手机打游戏的人是少数。
说到底,这些都是运营商忽悠消费者,因为这些业务都能给运营商带来利益。其实,只要让手机上了互联网,所有业务无所不包,可对运营商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最愿看到的结果。
多“Phone”应用渐趋同
记者:时下运营商、制造商纷纷打出各自的品牌,iPhone、oPhone、LePhone、GPhone等,您最看好哪个“Phone”的前景?
付亮: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Phone”,不过这些“Phone”也越来越像。提供的应用也会不断融合。作为消费者来说,连接快速、顺畅的体验最重要,哪家能提供更多满足需求的服务是关键。
曾剑秋:今年10月底,国际电联将召开会议讨论4G问题,4G技术标准将归于一统,今后手机操作系统也将有个聚焦的过程会逐渐趋同,而不是像现在“七国八制”。
记者:我国3G用户总数去年10月底为977万,全年超过1000万户,2010年将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曾剑秋:智能手机今年将呈井喷行情,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的智能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在不知不觉中迎来真正的3G时代。
付亮:到今年底,估计每个运营商都会推出数万种应用,同时经过补贴后的智能手机价格有望降低到千元以下,智能手机得以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