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受到IT厂商的重视,未来芯片厂商的竞争格局或将因此而发生变化,英特尔的竞争对手,或许已经不再是威盛或者AMD,而是ARM以及借助ARM架构进行研发的终端制造商,如高通。
英特尔同ARM由合作转向竞争
今年6月,英特尔与世界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达成一项合作,研发下一代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无线计算设备和芯片组架构。众所周知,诺基亚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设备制造商。
英特尔公司32纳米手机芯片代号为Arrandale,分析师将英特尔再次进入手机芯片的行为称之为“将Atom处理器拓展到移动设备中”。目前英特尔手机芯片的价格和上市时间还不能确定。但分析师认为,英特尔手机芯片最早会在明年的CES上亮相,至于价格,应该和ARM架构的产品相当,或者略低。
ARM架构目前占据了全球手机芯片市场的90%,当红数码明星iPhone和iTouch应用的就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此前,英特尔和ARM公司属于合作关系,ARM在硬件技术使用方面给英特尔授权许可协议,英特尔开发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
英特尔最终退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制造领域。原因是英特尔这项业务发展得并不好。此次英特尔在手机芯片领域的重新回归,带来的是全新的X86架构。这意味着,英特尔同ARM将由合作伙伴关系,转化为直接竞争关系。
ARM CEO伊斯特对英特尔的进入,并不显得紧张,他表示,英特尔不可能取代ARM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英特尔会将Atom处理器拓展到部分移动设备中,他们可能会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明显。
英特尔同手机芯片制造公司竞争加剧
一旦英特尔和诺基亚的合作产品进入实质性的量产阶段,将对传统的手机芯片厂商,如借助ARM授权进行芯片制造的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这些企业的名单可以列很长,如我们熟悉的高通、三星。英特尔有自己的加工工厂,这意味着他不会像ARM一样通过授权的方式来让合作伙伴加工芯片,而是自己来设计、制造、封装包括销售。
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亿,而手机用户则高达高达7亿。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也是远远超过互联网用户。来自IDC的数据显示,2009年智能手机在全球的销量持续攀升,而智能手机最大的应用,就是更好的同互联网结合。
越来越多的迹像表明,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将会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这个市场的领军人物,是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厂商。按照惯例,每一次行业机会的来临,都会伴随着业内的重新洗牌。如果英特尔能以同诺基亚的合作为契机,进而进一步加大同其他手机终端厂商的合作,那么势必会残食其他基于ARM架构的手机芯片厂商利益。基于英特尔的手机芯片和基于ARM的手机芯片,在架构上完全不同。
作为手机芯片制造的领军企业,高通CEO雅格布坦承未来会与英特尔竞争。他表示,高通和英特尔目前完全处在不同的地位,但最终两者会直接竞争。雅格布指的竞争,其中之一就是未来基于手机芯片的竞争。
英特尔加紧在MID领域扩张 并不忘PC芯片市场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英特尔的扩张版图,并不仅仅限于手机终端。英特尔大中国区总裁杨叙在09年互联网大会期间曾对媒体表示,未来将会推出越来越多的MID芯片新品,并将在低功耗方面下功夫。
目前,英特尔在全球的PC芯片市场份额约为80%,我们发现,AMD和威盛此刻仍在专注于CPU或者GPU,英特尔已经开始拉长阵线。未来,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不仅是AMD和威盛这样的传统CPU厂商,也不仅是NVIDIA这样的GPU大厂,还将包括ARM在内的所有手机芯片厂商。
未来,芯片厂商的竞争状态,将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格局。一方面是传统的手机芯片制造商,一边则是从PC芯片领域杀入手机芯片领域的英特尔。无论是哪个阵营的选手,都对移动互联网领域倾注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这场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豪赌中,伴随着英特尔手机芯片的诞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改写手机芯片竞争格局的时间点,就在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