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观点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9-12-07 信息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中国移动启动IMS招标,这家运营商即将开启全球最大的“IMS运营实践”——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预示着“IMS的春天来了”,但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魏冰在第四届IMS发展战略高层咨询会上表示IMS仍处“低谷或爬坡阶段”。

    InfoneticsResearch在12月1日发布IMS研究报告,证实了魏冰的判断——关于“低谷”,2009年IMS厂家收入较2008年下降30%;关于“爬坡”,2013年全球收入要比2009年翻番,达到16亿美元。

    报告同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爱立信的IMS设备部署量稍微领先,但第三季度,华为的CSCF(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销售额已经占据上风。

    中移动欲打破“垂直业务体系”

    记者在IMS战略高层咨询会上了解到,此次中国移动IMS招标包括核心网设备、业务平台、接入侧设备和终端四大部分。前期参与设备测试的中兴通讯、华为、爱立信、上海贝尔以及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将会参与投标。

    中国移动试图通过部署IMS打破现有“垂直业务体系”,魏冰用自己的调研阐释中国移动的诉求,“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导致中国移动每家省公司的业务平台都有上百个,从终端到规划控制以及整个业务接口,每一项业务都要用独立的平台提供支持”。

    “之前,运营商的所有业务必须由交换机支持,如果我们要提供一个全球漫游的业务,几乎要了解全球运营商每一个关口局、端局、汇接局的数据。”魏冰表示,“IMS将业务从交换机中剥离,交换机只需处理计费、路由、寻址,中国移动认为IMS架构将有助于运营商大幅压缩运营成本。”

    互联互通抵御“互联网冲击”

    除去中国移动即将对IMS进行招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进行大规模测试。据了解,中国联通在北京、辽宁、山东等多省市开展了IMS试点工作,并成功实践了IMS运营支撑项目,完成了基于IMS的融合计费以及端到端的运营支撑系统的研究。而几年前,中国电信就已委托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完成IMS实验室测试工作,并展开外围测试。

    与很多专家观点不同,中国联通副总裁腾勇认为“移动核心网电路域生命力很强,固定语音网主要实现窄带业务”,他表示,“网络演进并非运营商部署IMS的主要驱动力”。

    腾勇对本刊记者表示,从运营商网络现状来看,“全业务融合、互联网冲击、开拓新业务是推动运营商部署IMS的最大动因”。

    “互联网冲击”被腾勇重点提及,“互联网的众多应用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正逐渐变为‘管道商’,除此之外,虚拟运营商正试图通过VoIP、即时通信等抢夺传统电信业市场”。在此背景下,腾勇认为,互联互通的IMS网络是电信运营商联手对抗虚拟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有力武器”。

    关于互联互通,参与中国移动招标的某设备厂商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的测试就主要集中在网络和多厂商之间的互通,单一设备测试已经没有明显问题”。该人士认为“在中国,各运营商、各省都要单独建设IMS网络,这就导致‘互联互通’尤其重要”——而记者从IMS论坛了解到,现阶段,在各运营商主导的测试中,互联互通测试结果低于预期。

    除去统一业务平台和“抵挡互联网冲击”,该设备厂商相关人士将运营商发力IMS上升到“博弈”层面,“中国移动对IMS的需求非常有针对性——采用IMS提供政企服务和固定服务,争取原本不属于它们的企业用户”。对于中国联通,他认为“进攻”是关键词,“除去整合原有固网业务,中国联通通过IMS的多媒体能力对中国移动发起进攻,因为联通在多媒体业务方面比移动差一点”。而对于在CDMA标准和固网业务方面具备优势的中国电信,“它们综合了移动和联通的诉求,并希望通过IMS改造原有的业务模式”。

    全球部署规模仍有限

    “移动核心网CS域和固网软交换全部退网;核心网完全融合,多种接入方式统一接入IMS核心;用户数据实现统一管理。”中国联通腾勇这样定义IMS的长期演进。

    与中国联通相同,在国际范围内,大多主流运营商都将IMS作为战略转型的技术选择,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总工程师续合元认为IMS实际部署的网络规模及业务需求仍十分有限,“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运营商利用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融合”——他的观点与中国移动魏冰的“爬坡阶段”不谋而合。

    “在固定运营商方面,德国电信和法国电信试图通过IMS进行网络改造,但到目前为止,仍未部署规模网络;而at&t、T-Mobile、软银等移动运营商希望向3G用户提供诸如即时通信、视频共享等多媒体业务,但终端匮乏是问题所在——at&t的视频业务只有两款终端支持。”续合元表示,“从实际反馈及效果来看,IMS在固网VoIP方面应用比较成功,而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续合元认为技术及标准不是制约IMS发展的主要因素。“IMS主体标准、业务标准基本成熟,且核心设备和相关业务服务器也具有一定的商用能力,”续合元表示,“市场需求不明确是最大问题,此外,关于IMS,产业整体的推动力十分有限,目前主要是设备制造商在大力推动。”

    从设备部署角度,某设备厂商接近运营商人士表示,“运营商的顾虑还在于,部署IMS核心网要引入更多的网元,初期维护会是很大的问题”。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