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信业的讨论,最激烈的莫过于固话资费调整。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自网站上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从实行政府定价改为实行上限管理。那么,固话资费的放宽对产业、用户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固话资费的放宽将带来哪些连锁反映?针对此类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吕新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放宽固话资费,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了解,《通知》要求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其中,固定本地电话业务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及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俗称小灵通)业务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的资费,由现行政府定价改为实行上限管理。这次改革主要调整了上述电信资费的价格管理形式,不涉及具体资费标准的调整。
显然,伴随着此次改革,电信企业将获得更大价格的自主权,对此,吕新杰认为,这次政府对固话月租费和本地网区内通话费等的改革,可以说是政府近些年来电信资费改革的延续和深化,甚至可以说是打破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电信资费改革的最后一块坚冰。“同时,在3G快速起步阶段选择打破最后的资费改革坚冰,意味着3G时代包括固定本地电话月租费和区内通话费等在内的所有资费将基本上完全由运营商根据市场竞争情况以及消费者需要自主确定,更加灵活、价格水平更低的资费方案将呈现在电信客户面前,这无疑对消费者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会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电价、油价等纷纷上涨的情况下,固定电话资费的下降预期将给普通消费者在严冬中带来一丝温暖,将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两项对比,消费者对行业的满意度会大大增加,这也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吕新杰说。
曾剑秋则认为,这次改革从过去基础定价由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到如今的企业定价,标志着电信市场的真正开放,其对产业的影响可想而知,不仅有利于促进竞争,挽救日益萎缩的固话,而且还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总体来看,通过改革,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消费者需求,自主确定固定本地电话和小灵通的资费方案,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有利于鼓励固定电话运营企业拓展市场,开展竞争,对于用户来说,当然也是受益匪浅的。”曾剑秋说。
业务、资费大融合,打响3G时代主旋律
在过去十几年中,电信业资费演变路线非常清晰,即“一降再降”:先是“电话初装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接着是月租费逐步降低、长途话费在IP电话冲击下一落千丈。手机廉价的资费标准和即时通信功能,以及更多的增值服务,令资费下调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吕新杰给予了三阶段的解释:第一阶段(2000年-2005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资费水平大幅下降(国内、国际长途、上网费、电路出租费大幅下降,市话初装费等被取消等),运营商开始拥有一定程度的定价自主权,但这个时候政府出于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并未改变实行下限管理电信资费政策;第二阶段(2005年-2007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开始实行资费上限管理,但还未触及最受关注的移动通话的双向收费以及固定电话的月租费问题;第三阶段(2007-2009年),这个阶段运营商的定价自主权大大加强,政府逐步推行双改单的资费改革,运营商的单向收费套餐纷纷面世并大受欢迎,现在又对固话月租费等实行上限管理,自然就意味着资费改革的最后一块坚冰被打破。
显然,资费的自由定价将为运营商提供更灵活的营销方式,而备受运营商肯定。在通知后不久,中国电信人员就给予了积极反馈表示,目前中国电信方面已经着手制定新固话资费的计划,并且将在很快的时间内公布出来,资费将比现阶段有一定的下调。
“放开固话资费不仅有利于激发固定电话业务的市场活力,更有利于整个电信市场的发展,促进业务融合的发展。因为业务融合不仅涉及到业务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和网络的融合,且还涉及到资费的融合,即为客户设计统一的、简单的、科学的资费体系。如果有的电信业务资费由企业自主定价,而有的电信业务资费由政府定价,那么,显然不利于运营商‘随心所欲’地设计套餐和资费,消费者也会一头雾水。”吕新杰说。
防止恶性竞争理性二字值千金
但在看到政策带来利好一面的同时,人们也很容易看到一个负面影响:恶性价格战。对此,曾剑秋也表示出担忧,“完全市场化后,运营商资费定价肯定会更加大胆,特别是在3G初期,运营商争夺用户较为激烈,不排除有恶性价格战的可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有预见性地看待此问题,以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吕新杰则基于此政策给予运营商四点建议,首先,需要企业提升洞察市场需求和科学制定电信业务资费的能力。政府放宽固话资费,运营商掌握定价自主权,其实是对企业经营智慧和经营能力的一种考验和促进。
其次,运用这次机会扭转固话市场的被动局面。虽然移动对固话的替代作用不断加强,但固定电话还是有不小的市场,固话市场不应放弃,尤其是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固话业务的重新激活有利于公司其他业务的发展。
再次,运营商应利用好这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的机会,加强全业务或者说融合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为消费者设计出符合需要的全业务套餐和资费。
最后,运营商要及早思考未来的商业模式或者是盈利模式。未来资费水平尤其是包括话音业务在内的通道型产品资费水平的不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运营商需要及早谋划从哪些客户和哪些业务上来确保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