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技术诞生于大型主机,几十年前IBM就在他们的大型主机上使用了逻辑分区,这可以看做当前虚拟化技术的雏形。虚拟化的思想和技术从大型主机向下迁移到UNIX主机,进而再向下迁移到Windows主机;虚拟化的思想又从主 机发展到存储,产生了使用于存储的虚拟化技术。
对高端设备包括UNIX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最佳利用,是虚拟化的主要目的,而高端设备也是虚拟化的最佳土壤。电信行业的高端IT设备遍布全国的大小机房。如果从技术角度看,对这些设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提高设备的能力,理论上也可以降低维护成本。电信运营商对于IT新技术的采用,相对于金融、电力等行业来说,尚属比较激进,但不知是不是出于对“虚拟化”这个“虚”字的担忧,对于虚拟化还是以“坐而论道”为主,实际应用方面还是“搜索前进”。既然虚拟化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而电信应用场景又特别适合虚拟化,那么为什么虚拟化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还没有上规模呢?原因可能有两个:虚拟化技术本身不够完善、运营商的绝大多数生产系统无法忍受应用中断。
例如,对存储进行虚拟化,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使用称之为虚拟存储网关的设备,在网络层对磁盘阵列进行虚拟化。但引入网关后,相对于高端存储设备,这些网关往往成为整个存储系统可靠性的瓶颈。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当网关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如果可以撤下网关,让主机和存储直连也就避免了网关可靠性相对薄弱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很多网关设备不具备完善的回退功能,网关一旦连上,则无法撤下,因为网关为了对存储进行虚拟化,对存储设备进行了格式转换操作,网关一旦撤下,则主机无法识别原来的存储。这让运维人员面临“骑虎难下”的尴尬。唯一的解决办法似乎就是购置两台同样的网关,当一台出现问题时,用另一台顶上。但目前的存储虚拟网关技术还不能做到A-A和负载均衡,候补网关平时只能闲着。但让一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设备在那儿闲着,也是不能容忍的。
现在电信业务数据复杂、系统庞大,牵涉政府、企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一旦中断,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影响极坏。有关决策人员肩负重大责任,一般不会轻易在生产系统应用虚拟化技术。当然,使用虚拟化来降低采购成本,也需要仔细考量,要防止虽然打破了主机或存储厂家的价格垄断,但却导致了虚拟化设备厂家的垄断,避免刚刚“前门拒虎”,转而就“后门来狼”的情况出现。如果考虑不周,可能不但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反而增加了成本。
虚拟化任重而道远。虽然虚拟化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不断地为更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所认识,身处3G越来越热的时期,我们相信“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日子已为时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