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随着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金融危机演变成了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并持续至今;一年中,我国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应对金融危机;如今,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基本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如此成绩令人欣慰。
而在我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中,科技的作用、信息产业的作用得到凸显。正如日前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表示,在“一揽子”计划中,科技支撑是一项重要措施,也确实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加快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相关的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部署已经到位。
毋庸置疑,“每一次经济危机,最后都是靠科技拉动经济走出泥淖的,这次也不会例外”。未来,科技创新还将作为重要支撑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是今后科技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双赢的机遇。
金融危机周年再看中国成绩
金融危机发生一周年之际,各主要经济体的刺激政策仍在推进。而对周年作些纪念,则有助我们在回顾这场危机时,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当前国际经济现状,也对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
一年前的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媒体将其称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年来,欧美经济发展陷入低谷,消费下滑,失业人数上升……但不得不说,金融危机一周年,变化也在危机中酝酿。还是这一年,我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并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还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起到关键作用,也向世界传递了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在这其中,业界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我国取得现今令人欣慰的成绩关键在于,在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同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一刻没有停歇,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就是明证。“看得见的手”既通过“看不见的手”间接发挥作用,又在它认为必要时直接出手进行干预。中国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做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其他国家,包括东亚各国,相对更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两手齐发力,中国带给世界经济的是“暖色调”。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经济数据显示,除了出口依旧保持较大幅度的同比负增长外,主要指标升势明显。8月CPI、PPI同比降幅年内首次双双收窄,新增信贷明显超预期。尤其8月CPI在连续12月降幅逐月扩大之后迎来首次环比上涨,拐点明显。总体来说,这些数据好于预期。
“科技”成金融危机中的关键词
还是在金融危机的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及时有效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科技”成为重要词汇。
在这一年中,九大行业振兴规划相继出炉,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九个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的三大任务。
由此,从短期而言,规划的出台有利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如出口依存度过高等,缓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将使通信、家电、软件等相关行业及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
从长远来看,则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为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划的出台无疑也为各地电子信息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即来自于核心技术创新,这点同样适用于3G产业发展。由2009年中国的“3G元年”始,各大运营商、手机厂商等都使出浑身解数,以便在中国的3G市场分一杯羹。可以说,在这一年中,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将要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通信运营业利用3G网络培育出新一轮的增长动力,更将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的应用。
应该说,在世界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我国经济复苏信号逐渐明显的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信息化也成为每个行业努力的方向。而科技产业、信息产业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机会,同时,它们融入其他行业并将金融危机中的“危”转化为“机”。
科技助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站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的节点上,我们可以感到虽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危机远未结束,危机的教训和影响更是深远的。全球经济格局必将调整,探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接下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的,“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为主、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此,科学技术既要对保增长、扩内需作出贡献,更要对调结构、上水平作出贡献;既要为当前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提供科技支撑,也要为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增长点。
由此,利用科技的先进手段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表示,现在重点开发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农村的沼气等方面。总体上讲,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新能源的发展方面,也将加强它的技术供给,要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