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15央视曝光山东移动发送垃圾短信后,中国移动日前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惹事”的是浙江温州移动,他们被发现用车装载着数百部天翼手机同时通话,造成中国电信网络拥堵,以至相应区域的天翼用户无法拨通手机。温州“移动门”被曝光后,引来轩然大波。有电信专家和法律人士认为,温州移动此举不仅是不正当竞争,甚至触及《刑法》,应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事件回放 200手机“测瘫”电信网络
去年电信重组后,移动通信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今年8、9月份,各家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高校校园,争夺学生用户。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日前就在温州高教园区推出天翼手机校园套餐业务,该套餐颇受学生青睐,但是很快就有人反映,购买的电信手机通话困难。电信公司的网络监测显示,园区内有大量手机长时间通话,造成网络塞堵。
高教园区的电信网络为何会塞堵呢?9月7日下午,温州电信一名员工在高教园区寻找停车位时,无意间发现一辆移动公司的商务车,车内四个人每人手里拿着四、五部手机不停地按来按去。这位员工心生怀疑,叫来同事一起打开车门,发现车内有200余部处于通话状态的电信手机。随后,电信员工将车开至派出所。在派出所内,移动员工称这是在测试电信基站的负荷能力。电信员工则反驳,网络测试也不可能拿200多部手机同时拨打。
9月14日记者致电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媒体宣传的叶主任,他表示“通管局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已经从温州回来了,但还没有结论。”但记者获悉,浙江省通管局已经给每家运营商都发去了关于制止违规竞争事件发生的传真。
此外,记者通过相关途径获悉,温州移动还曾从学生手中回收天翼手机,利用传单短信等形式贬低电信手机。
专家律师 这是砍光缆的“升级版”
破除垄断让运营商之间充分竞争,是电信重组的目的之一。不过恶性竞争却破坏了电信市场的秩序、损害了用户的利益。工信部对此颇为警惕,今年上半年下发了《关于规范当前电信市场秩序的意见》,反对无序竞争行为,各地通信管理部门也组织运营商进行了学习。但是,温州“移动门”事件还是发生了。
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认为,“温州移动的做法不理性,应该受到惩处。”
业内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则对记者表示,温州移动涉及破坏通信设施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说其不正当竞争太轻描淡写了,他们这种做法不仅属于不正当竞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触及《刑法》中的破坏通信设施罪。虽然没有造成设施的永久性破坏,但造成临时性破坏。”阚凯力称,这种做法应该严打,应动用公检法手段。
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和阚凯力教授的观点相近,他也认为温州移动的做法触及《刑法》,“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很强,应该用刑事手段打击,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游云庭律师表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物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温州移动的这种做法有破坏其他竞争对手正常经营的目的,肯定是不正当竞争。”他同时认为温州移动的行为触及《刑法》,这种行为同目前网络上黑客实行的DDOS(拒绝服务)攻击行为类似,都是通过大量的恶意访问造成系统的瘫痪,使其他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现在对于黑客攻击,特别是DDOS攻击,基本上都是用《刑法》中的第二百八十六条来约束的。”游云庭说道。该条明确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温州移动的做法我认为同样适用于第二百八十六条。”
“这种做法实际是以前经常发生的砍光缆、破坏基站做法的升级版,而且更隐蔽。用户的通信自由权短期内被剥夺,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游云庭律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