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YOCSEF深圳专题论坛“通信行业山寨文化探讨”在深圳中兴通讯公司成功举办。YOCSEF AC委员明仲,YOCSEF深圳主席纪震,YOCSEF深圳副主席方琎、芦东昕,YOCSEF深圳AC委员袁春、梁永生、冯禹洪、白鉴聪,YOCSEF长沙AC委员刘建勋等人和第一财经、IT168媒体均参加了会议。本次专题论坛邀请了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芦东昕,深圳伟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跃峰,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冯建民教授做特邀报告。
芦东昕对山寨手机的产品技术与市场发展作了非常全面深入的分析报告。他介绍了中国山寨手机的历史起源,从2005年到2008年山寨手机行业的演化过程,强调山寨企业在产品立项、模具设计、市场招商、开发测试等周期大大短于正规厂商,山寨企业充分利用新产品尚未进入国内的空白时间阶段,通过模仿主流手机产品抢占国内市场。山寨手机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合作,构建了直面消费者,货到付款的新型商业模式,大大缩短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
对于当前的手机市场状况,芦东昕指出欧美国家由于运营模式成熟,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中国等东亚国家是主要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山寨手机企业也重视技术创新,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对于未来的市场发展,运营商定制手机将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为了推广3G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将话费优惠务与3G手机捆绑,这会降低山寨手机的价格优势,只有具备技术创新,仓储物流成本控制成功的企业才能生存,在未来将引发新一轮山寨手机市场洗牌。芦东昕使用了大量的企业案例,真实的行业数据以及丰富的现场图片为我们揭示了山寨手机产业链的众生百态,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贾跃峰从通讯设备终端制造的角度分析山寨手机。他认为山寨手机厂商是游击队,面向手机市场中有低价、仿冒的用户需求,山寨手机得以生存,并发展影响了正规手机市场的运营。山寨手机的壮大会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影响企业生存甚至行业消亡。他分析了山寨手机给各方面带来的冲击与收益,国家因山寨企业逃避税收而蒙受损失,而且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山寨企业自身虽然能够短期获利,但面临山寨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若没有技术创新迟早被市场淘汰;消费者虽然能够低价使用手机,但手机质量没有保证,产品寿命偏短,所以收益只是短期的;真正攫取山寨手机部分利润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上游厂家,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国外的。他建议政府应重视并扶持国内企业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企业的恶性竞争,保护手机市场的良性发展。
冯建民从企业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山寨手机现象。山寨企业是以模仿品牌产品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投机企业。山寨手机与正规手机的高差价,市场区域化以及品牌手机售后服务不完善,这些原因使得山寨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山寨手机能够出现,是因为联发科公司提供了芯片集成的技术方案,而山寨企业利用这种技术创新突破了原有手机市场的技术壁垒,通过模仿而不断发展。山寨手机市场不会很快消亡,只要手机产品周期延续,山寨企业借助模仿与低价仍然有其生存空间。冯建民强调山寨也可以产生伟大的企业,产品模仿是技术学习、资本积累的重要阶段,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只要摆脱单纯模仿,走向设计创新的道路,是可以成功的。
与会专家学者对三位讲者的观点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袁春建议政府应调动企业积极性,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进入手机产业上游。梁永生认为山寨市场长期存在有其合理性,而且山寨手机降低了消费者享受手机服务的价格门槛,促进了移动业务的市场推广。此外,多位专家学者都提议应该对山寨产品的定义和范围作进一步的明确,摒弃山寨市场的灰色地带,支持山寨企业的创新能力,借鉴山寨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