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共1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八分之一,人口约280万,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2%~65.4%,年均温度不足0℃。这里是西藏。
TD-SCDMA(以下简称“TD”)网络二期建设城市中包含了一个特殊的城市——拉萨,与其他所有内陆城市不同,地广人稀的拉萨或许将承载最少的用户,却成为TD高原建网先例,并经历了最严峻的建网考验:工程建设处于拉萨气候环境最差的1月至3月,在最低60%的冬季含氧量和高紫外线照射下的严寒恶劣环境中,工程技术人员承受着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冬季TD建网。与天斗,TD胜。
日前,记者从中国移动西藏公司了解到,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拉萨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全部开通,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工程优化工作,预计5月试商用放号。
雪域高原上的精品3G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分公司总经理戴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拉萨市TD网络工程实施于2009年1月4日启动,3月10日完成硬件安装,3月31日全部开通,目前已开通HSDPA功能,进入相关业务测试优化调试期。
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分公司副总经理朱代明介绍,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拉萨项目整体规划逾160个基站,约1220载频,共两套RNC。该项目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建,目前第一期网络建设已完成,拉萨TD网初具规模,基站数与2G基站数基本持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整个拉萨TD项目组的工作重心是全网优化。为了整个TD网络的成功商用推出和良好的用户感知度,西藏公司组织了包括中兴公司、中移集团公司和西藏移动自身的网优力量以及相关专家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测试。由于前期工程基础扎实,设备稳定性较好,系统开通后性能优良,整个系统中各类单板总数2292,更换单板数只有3块,坏件率不足0.2%。
4月19日测试的最新TD网络性能指标显示,目前网络指标均已达到中移集团的基本考核要求,部分指标超过集团考核挑战值。网络覆盖率 92.03%,接通率93.2%,掉话率2.91%。“预计4月份优化结束后,第一期网络性能指标将达到挑战值以上。”朱代明表示。记者了解到,网优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进一步改善网络覆盖率等方面,根据目前测算,拉萨TD网络还需扩建25个宏站,18个室内分布站,这一目标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届时拉萨TD网络规模将是2G网络在拉萨总容量的120%,基站数将超过2G网络。
有针对性地提前部署,是拉萨TD项目进展顺利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核心网融合建设布局方案方面,戴忠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就已启动西藏软交换升级改造工作,重新建设的网络替换了原有网络,实现了R4软交换功能,为3G提前做好了技术储备。目前,西藏地区已完全实现2G、3G一张网,一套 HLR200万容量储备。无线网方面,拉萨TD网络并未机械追求2G/3G共站率,而是在尽量利用2G站点的前提下根据共站要求选站,同时动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协调站址。
戴忠指出:“为保证用户使用3G业务的良好感知效果,要力争将3G网络做厚。目前TD网络优化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控制室内外切换和宏站间切换,第二要务是完善2G/3G切换和小区重选。”他同时表示:“力争将拉萨TD网络建成一张精品3G网络。拉萨市TD建网完成后,将成为继青藏铁路沿线覆盖、珠峰奥运通信保障后的第三大西藏移动通信亮点工程。”
特殊藏区特殊措施
拉萨TD网络即将进入试商用推广期,市场营销方面,戴忠指出应抓住CMMB、上网本和家庭网关三大亮点,“针对拉萨用户处于2G向3G过渡期的特点,拉萨市实行‘三新’原则拓展市场,即新用户、新业务、新话务。”
戴忠告诉记者,截止去年底,西藏移动用户突破百万,实际通话用户数超过80万,市场份额超过50%。“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高增长部分主要来自新用户。由于网络普及率低,农民具备消费能力并拥有通信需求,如果进一步降低终端和资费,并结合村通工程做好网络覆盖,新用户增长空间仍然有很大潜力。”戴忠认为。新业务方面,普及率超过75%,目前EDGE网络已基本覆盖西藏县城以上地区,基于这一2.75G承载技术的典型应用如彩信、手机报广受欢迎。不久的将来,TD网络将有效拉动更多新业务的推广。戴忠以音乐为例:“藏族人口在西藏占92%,他们能歌善舞,通过对地市的实地调研,这些用户特别青睐大屏幕、立体声的MP3手机,全曲下载的业务目前已有用户使用。下一步的工作将包括丰富藏文歌曲。”此外,戴忠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用户消费能力降低,当价格弹性效应消失后,运营商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增加新的话务量MOU。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公司副总经理向涛表示,TD推广将重点针对集团客户、家庭客户、以及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客户。整体营销以上网本和上网卡为突破,主要关注数据业务,3G上网资费与2G类似,可视电话等业务将按流量计费。
此外,戴忠告诉记者,现阶段针对西藏特殊环境的工作重点还包括藏文终端的开发、农信机调研试用、宽带业务拓展等。藏文终端潜在用户超过500 万,西藏移动正与西藏大学合作将字库分级分类,此外还研发通用模块解决输入法问题,目前已初见成效。而对于游牧民族众多的特点,农畜产品信息、天气预报等很受欢迎,西藏移动与重庆移动合作调研,在消化引进平台、终端等技术方案的同时,联合开发藏文转换。未来通信趋势将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包括“ 人-机通信”甚至“机-机通信”,在这方面西藏移动也在进一步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如与交通厅合作道路监控业务,针对藏区道路艰险复杂易塌方的特点,根据现场需要灵活采用技术实施路况监控和信息发布,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包括固定、有线、无线、宽带等,当然也包括即将投入使用的TD网络。
TD的脊梁
西藏3G网络均由中兴通讯独家承建。中兴通讯西南片区区总林炳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为建好高原3G,中兴通讯特别设立西藏代表处,派遣80余名技术专家驻扎西藏。在物流到货、工程实施等方面特别设立绿色通道,以最大程度上缩短建设工期。“拉萨TD网络的承建,从未将营收利润作为公司考核要求。”林炳指出。
“网络可控性低、风险性高”是拉萨TD网络建设的特点之一。据中兴通讯三营西藏处总经理陆昌德介绍,由于地广人稀等特殊地理条件,拉萨市内TD 建网以资源堆积赢取服务时间,TD建设最高峰时项目组成员近70人,为确保偏僻地区网络的正常运转,还实施了备双站措施。而针对藏区石质房屋居多、信号穿透性差,驻扎军队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协调站址困难等特点,拉萨TD项目组以项目化管理为纲,因地制宜地采取应对措施,效果显著地适应了TD建网需求及工期变化快的特殊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工程建设期都是拉萨气候环境最差的阶段,同时经历了一二月份的春节、藏历春节和几乎整个3月份的特殊时期,甚至很多特殊站点只能在特殊时间或特殊时间段才能施工。工程原计划在4月30日完成全部安装和开通,而由于各种原因工程计划一再压缩,加上西藏移动本身的2G替换工程也在此期间重叠进行,在如此艰巨的情况下,西藏移动和中兴通讯联合项目组通过高效的组织管理,以及现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克服诸多困难按时完成了目前的项目任务,为TD网络提前投入使用节省了时间。
这是一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战役。朱代明告诉记者,由于严寒恶劣的气候特点,按照西藏惯例,冬季是不施工的,而本期TD工程首次实现了冬季建网,加之众多工程单位的协调配合,以及建设周期调整,西藏移动特别成立了TD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运作TD施工。由中兴通讯提供的无线系统设备经历了高海拔、严寒气候、以及恶劣环境的考验。
中兴通讯第三营销事业部西藏处TD项目经理舒伟告诉记者,由于工期紧张,项目组全体人员从2月2日到4月3日,连续两个月无节假日休息,不能做主体工程时就进行工程检查和整改工作。不少工程师经历了高原反应,记者采访时遇到两位打点滴的工程师:“刚从‘前线’撤下来,已经好多了。”“他们为建设西藏TD感到骄傲,同时也成为公司优秀的工程建设精英储备。”陆昌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