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本是销售旺季,但近来小灵通卖场的情景和往年很不一样。记者见到很多一手和二手小灵通的价格直线下跌,有的原价400元的小灵通手机几天内就跌到了100元,靓号的价格也大幅缩水。尽管如此,小灵通专柜前的顾客仍然寥寥无几。
这一切都源于不久前工信部的一纸公文。2月3日,工信部发文,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以确保不对1880-1900MHz频段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1900-1920MHz频率正是小灵通所使用的频段。
小灵通目前在中国仍然拥有近7000万用户,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从1997年由日本引入中国之初,小灵通就一直饱受争议。10年中,小灵通的各项投入高达1000亿元,用户数量最高时曾超过一亿。
作为竞争利器而诞生的小灵通可以说是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也在广大用户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但是其过于匆忙的退场,却再次引发了人们的许多争议和思考。
3G牌照成逐客令
根据原信产部发布的文件,1885-2025MHz及2110-2200MHz的频段使用有效期截至2002年底,之后将由信产部无条件收回,另行分配。小灵通频段的收回早在人们意料之中,但问题是,为何要如此匆忙?小灵通目前在中国仍然拥有7000万的庞大用户群,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3G牌照的发放无疑充当了逐客令的角色。
今年1月7日下午,三大电信运营商各自分得了工信部发放的3G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由此,各大运营商3G争霸战的发令枪正式打响。
中国移动将使用1880-1900MHz和2010-2015MHz频段共25MHz频率进行TD-SCDMA网络建设,小灵通目前使用的1900-1920MHz频率可能会对TD-SCDMA系统造成干扰。
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3G牌照发放后,正是中国移动要求政府为TD-SCDMA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好时机。
业内有专家表示,为了支持TD-SCDM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政府部门总共为TD-SCDMA规划了155MHz的频率资源,即使获得3G牌照后得到快速发展,应该也不会如此急切地需要收回小灵通所使用的频段。
中国移动与小灵通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小灵通业务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与中国移动之间的矛盾不断。1999年,中国移动从原中国电信拆分出来。那时正值移动电话业务飞速增长,但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当年没有拿到移动牌照。中国电信只剩下了增长缓慢的固话业务,苦于找不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当时,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业务还在实行双向收费,中国电信推出的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不仅接听免费,其包月不限时业务更是让许多人感到实惠,很受市场欢迎。
2003年,当时信产部对小灵通的限制政策松动后,使小灵通得到了迅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到2006年10月,小灵通用户数量增长达到顶峰,曾一度拥有客户9341万户。当时全国手机用户约为4.49亿,小灵通约占到了六分之一。
2007年,在中国移动率先开通接听免费业务之后,各大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业务。小灵通的蓬勃发展使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受到冲击,小灵通的参与竞争对降低手机资费功不可没,这可说是小灵通对中国通信业作出的特殊贡献。
去年5月,运营商重组后,承担中国铁通300亿元债务、携号转网等一系列针对中国移动的不对称管制措施,使中国移动对于小灵通的不满进一步升级。中国移动此时要求收回被小灵通所占用的TD频段,可谓一石双鸟,不仅一举灭掉了一个难缠的竞争对手,还可以乘机“收编”小灵通庞大的退网用户,用心可谓良苦。
此次小灵通退市,终于了结了多年的夙愿。
7000万用户难补偿
然而,十几年间,小灵通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建立起来的感情却让很多人无法一下子接受其退市的命运。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听到小灵通即将退市的消息,都“惊呆了”。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于小灵通的低廉价格。小灵通退市后,用户还能享受到这样低廉的通信服务吗?转网后更换终端的费用由谁来买单?这些都成为小灵通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更关心这些问题的恰恰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两家小灵通运营商。这两家已经落后于中国移动的电信运营商显然不愿意看到这7000万用户白白流失。如何制订出妥善的办法将这些用户顺利转移到自己运营的网络中,才是当务之急。
为了吸引用户转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必须尽快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争夺这一部分用户资源。虽然小灵通在3年后才会正式退市,但是其用户群的流失速度却很快。尤其是在小灵通即将退市的消息传出后,用户流失潮已初现端倪。
在小灵通用户的争夺战中,中国移动目前仍占据很大的优势。无论在品牌影响力、资费、市场份额,还是网络运营方面,中国移动的2G网络都更具有吸引小灵通用户的潜力。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想顺利将原小灵通用户转到各自旗下,还必须针对小灵通用户的特点作出妥善的业务改进和优惠措施。
中国联通虽然拥有全球产业链最完善和先进的WCDMA技术,但是还远没有实现成熟的商用网络。2G时代同时运营两张网络的联通,其GSM网络在竞争中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CDMA技术一直是一种发展前景优于小灵通的技术,但是在用户发展方面一直远远落后,目前CDMA用户尚不足3000万户。中国电信接手后的CDMA,其通话体验和价格必须得到明显的改善,才能具备吸引小灵通用户转网的实力。
对于刚刚重组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在承担3G网络建设重任的同时,要投入资金和精力解决上述问题并非易事。
业内有专家呼吁,要想切实保护小灵通用户的利益,除了各电信运营商需要积极制订合理的转网方案,政府也应当出台关于7000万用户在3年内退网利益受损的补偿政策,保护民众的公共利益。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仍未就退网事宜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定。如果政府出台具体政策要求运营商进行补偿,这可能会成为运营商的沉重负担。例如,如果对小灵通用户进行百元以上的终端补偿,按照7000万用户计算,总费用将会高达数百亿元。
电信运营商虽然没有制订出具体的转网方案,但是均表示将会按照国家规定维护小灵通用户的利益,在过渡期内继续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服务。
2008年电信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实力均衡的电信运营竞争主体。在重组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获得了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但是此次小灵通退市的规定,不但让人感到三大运营商在政策层面似乎仍是平手,而且此举让强势的中移动得分颇多。
终结十年功过
小灵通发展初期顶着重重压力,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低端用户,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作为一种辐射较小的无线技术,小灵通更是在医疗等特殊领域通信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汶川地震中,小灵通技术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小灵通基站设在顶楼,无需机房,抢修时间较移动手机网络的基站大大缩短,在地震的救援中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在一项网络调查中,多达7成被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放弃小灵通业务。虽然小灵通在中国仍然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但是近年来用户流失速度却很快。截至2008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数已经降至6893.1万户,跌破了7000万户大关。仅2008年就减少了1563万户。
在运营商的价格大战中,手机资费开始大大降低,小灵通资费的优势逐渐丧失。同时,随着环保的CDMA网络的发展壮大,其低辐射的优势也开始丧失。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小灵通网络建设投入已基本停止。据悉,早在2007年,原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就已经基本停止了对小灵通的投资。中国联通在公布2008年业绩预告时也表示,已将小灵通资产进行一定规模的减值准备。
从全球来看,目前共有近9000万小灵通用户。在小灵通技术发源地的日本,目前只有Willcom一家小灵通运营商。相关数据显示,从去年底以来,日本小灵通用户从500万迅速滑落到450万左右;今年2月,日本移动市场的小灵通和2G手机出货量几乎为零,3G手机出货量达到100%。小灵通技术的发展势头已经大大减弱。
多年来,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一直反对小灵通技术。在他看来,小灵通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于多种“中国特色的深层次问题”。他认为,小灵通是一种“技术上没有前途的系统”,“不适合提供大规模公众业务”。
早在2005年,他就撰文指出,问题不是如何为小灵通寻求发展,而是如何使其尽早“寿终正寝”,并尽可能减少消费者和国有资产的损失。
小灵通发展到今日的规模,其退市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小灵通所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无形损失。曾经服务近亿用户的小灵通可谓家喻户晓,其环保节能的特性和极高的性价比也为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样一个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中所需要的推广投入也是巨大的。如果就此放弃小灵通品牌,这种无形的品牌损失实属可惜。
专家建议,运营商可保留一些类似小灵通的无线接入业务,或者将小灵通品牌翻新再用。但是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各大运营商都已推出了低端业务品牌,因此保留低端的“小灵通”品牌可能会造成业务重叠,不具备可操作性。
小灵通的匆忙退市,对整个小灵通产业链来说,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小灵通设备投入上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据悉,原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对小灵通设备的总投入在1000亿元左右,建设了近百万个基站。小灵通退市后,闲置的网络资产如何处理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
业内专家认为,小灵通在设备投入方面已经造成巨大的浪费,在今后的电信网络建设中应当深刻引以为戒,并尽可能设法利用这些设备资源。
有观点认为,小灵通基站可以不用拆除,和现有的GSM网络并网后,小灵通用户可以实现利用G网拨打电话;中国移动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小灵通站址上共享或建设TD基站,经过改建的基站可服务于TD网络。
被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徐福新甚至认为,工信部的通知只是表明3年内将收回1900-1920MHz这一频段,并非让小灵通用户马上退网,可以将小灵通从现用的1900MHz下移到1799MHz以下空闲频段继续发展,运营商只需修改基站即可。
为拉动内需而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给中国电信业的高速发展打开了又一扇大门。此时恰逢中国电信业整体上马3G,这必将掀起新一轮电信投资建设的热潮。各大运营商在借助3G推动新一轮竞争性投资的当下,小灵通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思考和教训,应当为中国电信业的3G巨额投资敲响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