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号码可携政策有利弱小运营商,资费持续下降
日本的号码携带政策始于2006年10月24日,到2006年10月31日号码携带实施一周后的调查数据显示,处于市场领先地位NTT DoCoMo一周净流出用户6万;处于市场份额第二的竞争者地位的KDDI的业绩最好,流入用户10万,流出用户2万,纯增8万用户;软银移动通信公司虽然没有发布具体数据,但通过其他两家公司的数据推算,净流出用户2万。
号码可携推出半年后的2007年4月,KDDI用户净增量已经连续九个月在日本市场排名第一。4月份KDDI公司用户净增长量为24.94万人。软银移动集团由于采取促销活动,用户净增量紧随其后,约有16.36万人。NTT DoCoMo公司依旧排在第三位,用户净增长6.58万人。而从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日本电气通信业者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大手机运营商软银Softbank公司8月份新增用户16.33万,连续16个月保持新增手机用户第一的领先优势。
日本总务省2008年8月发布的2007财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电信服务国内外价格差距调查报告称,东京市的手机通话资费标准一年内大降了三成。报告说,由于NTT Docomo大幅降低手机月租费,2007财年,东京市的手机通话资费平均每分钟降至27.3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35元),比上年度下降了31%,在东京、纽约、伦敦、巴黎、首尔等世界7个主要城市中的价格排行榜上降至第四名。
2)中国试点号码可携,不对称管制逐步实施
200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携号转网试点城市为海南和天津。并针对不同的城市做出不同的试点计划。
号码可携试点的初步方案是,天津拟开放所有移动用户向TD网的号码携带,开放其他移动用户在各运营商间的双向携带。而海南拟开放中国移动2G用户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单向携带。
点评:
从日本市场的情况来看,号码双向可携政策实施的两年时间来,弱小运营商获得了更高的用户增长,而领先的NTT Docomo的市场份额从政策实施之前的56.1%下降到实施之后的52%。而韩国实行的分阶段号码可携即先单向后双向号码可携的管制政策,对中国运营商更有借鉴意义。2004年实施单向可携后,主导运营商SKT的新增用户份额由50%以上下滑至15.7%,而第二三位的运营商KTF和LGT新增用户增长迅速。但05年实现双向可携之后,两家弱势运营商新增又落后于SKT,到2007年,SKT新增份额再次超过另两家之和。
但是如何在这样不利的监管政策下,明确市场定位,制定良好的市场策略才是运营商要重要关注的课题。对于Docomo而言,市场份额的持续下降并仅仅因为受到号码可携的冲击,KDDI、Softbank Mobile等运营商不断推出新的商务模式、新的业务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样对于SKT而言,其正确的战略定位,出色的业务部署,也是其战胜不对称监管的重要武器。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不均衡状态仍在加剧,非对称管制已经势在必行,号码可携是呼之欲出且行之有效的调整市场格局的不对称监管手段。从国际经验看,号码可携政策尤其是单向号码可携政策对主导运营商的负面影响最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份额下降在所难免,资费逐步走低也是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在业务部署、市场营销和政策应对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是影响运营商市场成败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sky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