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02-12 |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 |
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公司仍在成长,且正在寻求收购机会,尽显中移动的豪气。实际上,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国内市场已不再是中移动的唯一目标,走出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其着重考虑的因素。
此外,在3G的部署方面,TD发展是重中之重。如果中国移动力推TD并且将其推向海外,那么,推动TD产业发展的当然不仅仅是政府的力量,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链上的各类厂商将齐头并进,最终使TD尽快完善并真正发展起来。
中移动并购无资金之忧
早在去年的在博鳌论坛上,王建宙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移动不缺钱,现金流充裕,所以A股发行规模不会大。
实际上,在中国3G部署前的关键时期,中国移动所表示出的对海外收购的热情将大大有利于TD产业的发展。
首先,中移动现金流充裕。据各家运营商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净利润总和为212.53亿元,远低于中国移动的548亿元,后者一枝独大的趋势明显。在电信总收入3639亿元和782亿元净利润中,中国移动收入占一半以上,而利润则超过70%。截至上半年,中国移动自由现金流达到341.39亿元。
其次,并购贷款开闸为中移动并购提供了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在风险的考虑下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 发放给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国有大型企业的海内外并购整合冲动。随着并购融资措施的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实力企业通过并购走上产业升级重组的道路。
再次,从今后业务收入来看,中移动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金公司预计中移动的平均用户可同比增长18%,ARPU则同比下降7%,营业额同比增长10%,EBITDA利润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51.6%,净利润同比增长7.7%,如此巨大的收入为中移动走上并购之路提供了可能。
最后,从市场发展空间来看,国内电信业几近饱和。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08年12月,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41亿户;互联网网民2.98亿户,网络与用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TD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
如果只在中国运营和存在,根本体现不出国际标准的价值。作为一个移动通信标准,如果只能在国内应用,而国外没有网络,也不利于该技术在国内发展。
其实,TD战略意义已经远超越其本身的价值,从全局球通信格局变化角度来看,TD正扮演着中国通信产业全面超越欧美而占领世界制高点的关键角色。
一方面,在发展TD上,中国移动站到了台前,并且与知名的国外运营商携手推动,这预示着该标准取得成功的巨大可能性。运营商最了解需求,对技术发展有着更强的把控、评估能力,对标准化的影响力也日益突出。因此,某项标准一旦得到全球大多数运营商的青睐,就必然能够顺畅地实现产业化和商用部署,而TD就是这样一项标准。
另一方面,中移动的海外收购会给TD带来更大的市场。国外厂商看好中国的3G,其实不仅是看好中国的市场,当然对于一些设备制造商来说中国市场已经很大,但是对于一些更专业的环节,仅有中国市场是不够的,而中国移动加大TD的拓展力度,并可能将这一标准通过海外收购部署在其他的新兴市场,那么对于国外市场来说,这才是更大的机会,才会对TD投入更大的热情。
关键时刻应敢于“亮剑”
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思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入发达地区通信市场,通过与先进公司合作,获取好的运营经验、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另一种就是进入增长空间大的新兴市场,获取利润。因此,中移动关键时刻应敢于“亮剑”。
首先,金融危机应该走出去抄底。鉴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为缓解众多企业的资金压力,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了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坎的要求。一些海外企业也愿意出售部分股权以获取资金。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内地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对于中移动这样具有实力的企业。
其次,TD国际化拓展应趁早。很多国际巨头对TD还在观望中,没有采取行动。但是在这种观望中,TD前景还是被他们看好的,只是尚需要一些推动力,而中移动的海外收购动作无疑将成为这种推动力。
再次,中移动规避“3G风险”,也要求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平安证券曾表示,未来一年至两年内中移动盈利仍会上升,惟TD制式的应用尚未成熟,对中移动带不少风险,若TD做不好的话,两至三年内或会有客户流失的情况出现。(高骥远)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