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在价格问题上与商户签协议:如果你销售的产品价格高于中关村价格指数网的报价,那么就要把多余的钱退给消费者。这个网站实际上是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的试点卖场,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新理念。
卖场要先解决自身问题
记者:如何看待2009年经济形势可能会对电脑卖场造成的影响?电脑卖场应该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鲁瑞清: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制造企业,金融和房地产这几个行业受到的影响会更直接和明显一些。另外,外销不好,政府要扩大内需,实际上对于中关村的电脑卖场来说更是一个机会。中关村电脑卖场的问题不是金融问题造成的,而是自身发展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改善目前形象,打造品牌。
记者:你怎么看待2008年底不少经销商“逃离”中关村?中国的电脑卖场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鲁瑞清:“冻死的都是体质弱的”,没有实力的经销商出局也很正常。未来最大变化我想应该是素质方面的变化。在如何打造诚信、好的环境、提高行业经营者素质等方面,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现在不论是海龙还是鼎好,都有专门的售后维修部门,也有配套的物流公司,这一轮调整以后,一两年内,电脑卖场一定会有新的大变化。
专家观点:电脑卖场合久必分
16年前,我在一家电脑卖场与电脑相遇,开始了16年来的“热恋”。回想起来,16年前的电脑卖场,和今天的电脑卖场可谓天壤之别,场地规模很小、硬件服务条件差,往往是当地知名装机商的店面,因为各种原因集中在一起。当然,什么市场管理、促销活动是肯定不会存在的。
在那个时候,电脑对于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只是一个奢侈品。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或者说电脑卖场的发展,电脑产品才大规模进入家庭,并改变人们生活。
在中国,电脑卖场之于IT产业的关系,有很多种比喻。电脑卖场就如同一个舞台,众多厂商在这个舞台上展现风采,当然,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电脑卖场也像一个窗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产业的千姿百态,兴盛和衰亡。
那么,这个IT产业的窗口,或者说是舞台,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对于今天的电脑卖场来说,形式上仍属于一种物业形态,和我们平时所逛的商场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于所卖产品的不同。一些比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此开始酝酿全国连锁,比如赛博、太平洋、百脑汇等等。
如同商场销售的货物琳琅满目,电脑卖场也不仅仅是电脑产品的天下——毕竟,连整个产业都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天下了。随着移动通信和消费数码产品的迅速崛起,手机、数码相机、MP3纷纷进入这个区域,电脑卖场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个时候被急剧放大了。在这个时候,电脑卖场有了更大的变化空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电脑卖场也是如此。在以前,电脑卖场从电子一条街萌芽发展,可以看成是分久必合。在未来,电脑卖场也必然会走合久必分之路。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人们居住环境正在扩大,城市集中商业区的概念已经被打破了,城市形成了许多商圈,方便人们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