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要求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在2011年底前完成1900-1920MHz频段的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1900MHz频段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
曾因实用实惠而广受普通消费者欢迎的小灵通,终于因一纸公文而将在2011年彻底退市了。然而摆在小灵通退网之前更为具体的问题则是:近7000万小灵通用户将何去何从?他们的利益如何保护?
小灵通顺势而退
作为原中国电信与原中国网通未获移动牌照时,与中国移动展开竞争的产物,小灵通在手机双向收费时代,低资费无疑还是有巨大优势的。但随着手机资费的大幅下调,以及国内三家运营商获得全业务资格,小灵通已经失去了过去进入移动电话市场的历史作用。援用《今日观察》评论员何帆的话说,现在对三家运营商来说,小灵通变成了鸡肋。
按照工信部公布的2008年电信运营状况,2008年全年小灵通用户减少1563.1万户,达到6893.1万户。而小灵通在其辉煌期,用户数量一度上亿。从2007年1月起,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小灵通赖以生存的价格空间被打破,用户数开始逐年下滑。
从顶峰时的近1亿用户,到目前的不足7000万用户,尽管日渐“陨落”,但小灵通退市的消息,仍然让不少小灵通的用户感到惋惜。
“不可能吧,用得好好的干吗要转网啊?”针对退市的消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小灵通用户大都表示,并不会立即停止使用小灵通。重庆市永川区萱花路的杨玲向本报记者说,“当初买小灵通是看中它辐射小、资费便宜。特别是打市话以及与其相关等的优惠绑定套餐很便宜,如果转网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优惠。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考虑转网。”
廉价通讯不能退
小灵通的退出既然是为3G让路,在决策的时候无法忽视的还有7000万用户的利益。在新浪“小灵通三年内彻底退市调查”中,有70.2%的用户希望能继续使用小灵通,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民众对小灵通存在价值的肯定。有网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政策的博弈,除了考虑三大运营商的意见,对于7000万用户的利益一定要在政策层面给予安排。
另外根据新浪调查显示,有50.6%的网民认为“保持原有小灵通资费标准不变”是最具吸引力的转网政策。显然,消费者真正担忧的并不是小灵通的退市,而是担心廉价通讯的不复存在。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MIS主席、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建议,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应采取一定优惠政策,将小灵通用户逐步转向现有的CDMA网络和GSM网络,同时使小灵通用户转网感到物有所值。“目前小灵通用户转网时机比以前好些,因为无论GSM还是CDMA的资费已经日益与小灵通趋同。”
中国联通方面近日也表示,将认真研究该频段内现有小灵通用户的转网方案,并妥善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
中国电信方面也表示,对小灵通退网有思想准备,将维护好现有的小灵通用户的利益。一些细则和后续工作将在未来公布。市场有传闻称,中国电信方面已经开始酝酿采取免费赠送手机的方式,吸引小灵通用户转网。电信方面可能会采用高端用户先行迁移、低端用户引导迁移的方式,争取3年时间内完成小灵通用户向C网的全部转移。
电信专家陈金桥先生则认为,在未来3年退频的过程当中,大部分消费者的习惯会转移到新的网络上。“大家还是比较喜欢新的功能技术,功能更强,速度更快,费用水平也不会比原来的网络高,甚至更便宜,我觉得不需要过度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