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透过1998年到目前经济波动内在根源的研究,可以很清楚看到,消费波动比较小。最大波动是投资和进出口这块,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模式是靠投资拉动的,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是靠美国消费拉动的。
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从提前透支消费到2008年三季度美国储蓄出现回升势头。如果所有人做出类似行为,则意味着经济收缩速度变快。那么短期内想继续依靠美国消费带动世界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困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网络股的破灭都曾造成我国出口的负增长。研究者普遍看法是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比2008年略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一定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2009年中国的出口增速会较2008年低。
又如何看待投资增长?我们的投资拉动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市场规律自身所造成投资波动,另一个是政府政策促进带来投资波动。2007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一直呈持续下行态势,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销量出现下滑后一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影响,2008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这直接对钢铁和建材行业产生影响。钢材出现负增长后对原材料行业产生影响,电量出现了负增长。从1998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还有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公路、铁路、农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与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
其实,中国人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但收入比重偏低会造成消费力偏低。大规模提高中国消费能力,我认为短期内有一定困难,扩内需在一定意义上仍然是怎样保持投资有较快增速。由于受到市场自身规律波动的影响,房地产、汽车等产业链短期内有下滑趋势,短期内如何弥补投资不足,可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投资上。中国政府投入四万亿扩内需计划,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外需疲软,出口在下滑,短期内仍然有滞后效应,恰恰会在这个周期内有惯性的回落力量,政府刺激政策会在今年3月份之后才能体现,从二季度开始会有比较好的显现。
从2002年起,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这轮增长期和以前有重大区别,这一轮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和汽车带动。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房地产和汽车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正常有20年左右的时间。至少在2020年前,房地产和汽车作为中国经济主要动力的状况不会改变。短期内房地产、汽车产业行业的调整并未改变这两个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008年10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整时间。
根据对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对短期内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我认为2009年可以保持8%的左右增速。因为带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没有变化,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销售稳步回升之后恰恰是中国宏观经济反弹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