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小灵通退出市场是必然的,但此时出台政策仍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种种信息表明,此政策已经引发了小灵通用户群的恐慌,也将对通信业大环境和运营商的市场竞争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哄抢用户恐将引发新一轮恶性价格战
7000万用户,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企业眼红的客户群,是一块足以让所有人垂涏的“大蛋糕”,更有人认为灵通用户是通信市场最后的最大的用户资源“金矿”。对此,中移动觊觎已久。
由于移动市场饱和度加大,增量用户的市场越来越小。中移动靠用户增长拉动业务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威胁。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员陈昊飞表示,中移动1月用户增长情况还不错,主要受惠于年底的大规模促销活动,但随后开始用户增长数会下降。因此,哄抢小灵通用户成为了中移动维持高增长率的一种选择,这从中移动有意识大规模炒作小灵通频段清退新闻的举动可见一斑。
小灵通退市,意味着这块用户的通信服务面临重新选择,已给小灵通用户造成恐慌。从新浪、腾讯等网站组织的网民调查结果显示,超四分之一的明确表示将转网,三分之一的未明确表态,70%的用户倾向于转网中移动。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网民跟帖评论中,许多人持“不给大优惠不转网”的观点。因此,一旦运营商间形成了哄抢小灵通用户的态势,那么新一轮的恶性价格战,甚至其他非理性竞争行为都将卷土重来。
进一步拉低行业资费水平将加大企业资金压力
价格上的优势,是小灵通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的关键因素。许多小灵通用户在得知将被清退时,都在呼吁转网后延续之前的低价标准。工信部在《通知》中明确要求保障小灵通用户的利益。由此可见,这将可能进一步拉低移动通信的资费水平。通信资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移动资费的下降将会导到整个行业资费水平降低。
3G初期,语音业务收入仍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若通信资费进一步降低肯定会影响运营商资金来源,加大企业资金压力最终导致数据业务培育期的庞大投入无从而来,进而会扼杀中国的3G产业。同时,3G刚刚启动,立刻实施小灵通转网,会使中电信和中联通迅速背上沉重的转网负担,本来手上的资金就已捉襟见肘,哪还有资金去发展3G。
新一轮政策博弈开场监管新政加速出台
清退小灵通频段,是中移动挟TD而获得的政策倾斜。对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会吞声忍气接受,肯定会想方设法争取新的政策支持,实现政策博弈的新一轮平衡。
眼下我国的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仍是“一家独大”,占据七成左右的绝对优势市场份额,其利润更是超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总和的两倍以上。如果小灵通被简单无偿地要求彻底退网,可能对目前并不均衡的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若没相应的配合规范措施,小灵通用户遭中国移动哄抢势必进一步加大市场失衡,这与电信业重组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清退小灵通频段政策曝光,将会加速监管新政的出台。这其中有许多文章值得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去做。
再次洗礼运营商与监管者思想保障用户利益观念深化
在网上,只要点开相关新闻就会发现,跟帖几乎一边倒地反对。网友当然不是非要和谁唱反调,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综合自身现实考量之后投出的反对票,只能表明此举严重侵犯了他们的相关权益。有用户甚至提出,希望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加上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能召开一些用户的恳谈会,认真倾听用户的呼声,给用户充分的选择权。
客观的说,在经过几年市场化洗礼后,不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是监管部门都有了“用户至上”和“维护用户利益”的概念。相信,在经历此次小灵通退网事件的冲击后,保障用户利益观念将会在运营商与监管者中得以进一步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