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分布式业务网络(DSN)技术白皮书发布仪式暨电信级可运营P2P技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对外发布了DSN白皮书,并对DSN做了总体介绍和推广,会议围绕着P2P技术进行了系列主题演讲。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魏冰就“下一代分布式移动互联网DSN的核心”发表演讲。
下面就由我把我们整个的DSN下一代分布式移动互联网的这样一个核心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我这个介绍里分几个内容,第一首先看一下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做这样一个东西我们遇到了哪些挑战。第二个我们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第三个跟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目标及架构以及相应的一些特点。第四我们跟大家如何去推进一些标准化和产业化,希望大家在什么样的层面继续帮助我们一起把它做得更好。
三大技术热点以及给运营商带来的挑战
Skype对运营商的挑战
我们一直说狼来了,现在来说,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挑战实际上是越来越重,首先我们应看到Skype带给我们的挑战。Skype有典型的应用,有三种通话的模式,一些企业级的解决方案也一直在迅速发展。现在Skype整个的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它的注册用户超过了3点几个亿,它160亿分钟的净收入是1 点几亿的美金。Skype对于我们话音收入为主的运营商,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冲击。
中国移动在全球算是新业务比例非常高的,我们从通信专家到信息专家这个口号也喊了几年了,但是看整体业务收入比例,语音业务到目前为止仍占我们70%以上的业务。对于Skype这样的软件来讲,它是基于整个国家对Interrnet,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这样一个基础设施的投入,基于运营商为它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便宜的接入承载方式,它提供的这种语音的资费是比任何一个运营商都要便宜得多的多,这个对于用户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对我们的语音业务有很大的威胁。
流媒体成为热门应用
P2P不可能成为3G这样一个杀手锏业务,但是流媒体会成为一非常热门的应用。流媒体用户总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点几个亿,而其中使用P2P技术去看流媒体的比例超过了60%。任何一种技术的应用,它的整个用户群如果超过了60%的话,你说它不是标准,实际上就是一个标准。P2P从用户的自发行为,到企业行为,从非实时的,需要下载的应用,逐步走向一些高品质的实时应用,这个一个趋势。 LTE宽带无线使移动互联网成为现实
中国的3G牌照一直在探讨中,但是实际研究却一直是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的。对于我们来讲的话,这样一个宽带无线网络使得我们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梦想很快能够成为一个现实。上行超过了50兆,基本的业务感受都是足够用的,因此所有的争论都在逐步的停止,大家都在往LTE这个方向去。
总结来讲,实际上互联网带给我们很深重的挑战,首先从业务上来讲,它提供的业务种类更丰富更灵活,它有很好的商务模式,不是说互联网的商务模式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互联网这种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讲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移动互联网的随身性,加上web2.0这样技术的话,相信这个技术一定会更加的发扬光大。
另外一个是现在分布式这样的处理能力,整个网络的实践方式是非常简单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它的质量还不那么让人满意,但是它用这样的一种通用的商业硬件,这样的一种方式,用一个非常低的成本实现了一个高可靠的强大的能力。并且Interrnet上它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个提升对我们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业务角度来讲,我们的电信网是不是能够做到跟人家互联网一样快,不能说一样快,起码来说我们推出新业务的速度不能差得太远。我们现有的电信网络推出业务的周期,还是比互联网长得多,而难度也大得多。
分布式业务网DSN
从整体的网络架构来讲,NGN也好, IMS也好,大家都有将近十年的这样一个研究历史,它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我们没办法克服的。对于NGN来讲,以IMS为核心它的接口太多,过于复杂。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网关,它的功能都要非常独立,非常单纯,这样我可以把这个设备做得效率非常高,但是同时,对于任何一个业务流程来讲,你就会看到它要涉及的网关非常多,这会带来一些效益、可靠性等相应的问题。
虽然我们认为NGN是我们该走的一步,但是有一些东西是让我们不太满意。我们希望厘清:未来对用户来讲,哪些需求是必须的,哪些东西是可以放弃的,我放弃一些东西是不是能够得到一个更简洁的架构。这就是我们要推出整个的DSN,也就是分布式业务网的初衷。
我们这个网络要能够生存,是一个可运营的网络,这个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放弃的,但是有一些东西,随着用户发展可以放弃,当我们放弃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取得了电信网络里头最核心的东西,同时我们也把互联网里头所有的新技术拿过来,也就是说包括P2P,包括CDN,看看是不是把两种非常有特色的,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须的一些特性组合起来,去形成一个分布式技术下的这样一个下一代网络,希望我们这个网络能够取电信网和互联网各自的优势。
分布式业务网(Distributed Service Network简称DSN)是我们针对电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所提出的新一代可运营、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网体系和功能架构,主要用于应对目前电信网和Internet在业务和运营上面临的一些挑战,吸取电信网可运营、可管理的特性和Internet在业务提供上的快速、灵活、低成本和可扩展等特点,采用新技术(如P2P等分布式技术)来驱动网络架构的演进发展。这个是我们给 DSN下的一个基础的定义。
DSN在网络中的位置 当我们定义一个未来的体系架构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它未来在这个网络里头,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体系架构?我们认为它位于整个的接入网和上行的形形色色的互联网业务的中间,它采用了P2P等等一些领先的技术,提供基本的语音业务以及更多相应的业务。它能够实现组网、计费、安全等等这些机制,也就是说它介于整个的应用和接入之间,定位在一个核心控制层。我们希望未来这个网络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多业务的支持能力,这个是目前为止我们给DSN所基本定义的一些基础能力,这里头就包括一些宽带会聚的能力,分布式存储的能力等等。 我们认为从DSN这样一个分布式的架构来讲,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把现有这些设备在不同的网源上去做分级的时候,能变成软件的分级,这里的一个前提是整个IP技术发展,我们认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在整体网络来讲是富裕的。现在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不像以前那样是瓶颈了,现在我们把不同的网源设备,按照逻辑的分层,按照我们实际需要的时候进行分层,这就是我们希望做到的一个均质化,而一但实现了均质化之后,我们中国移动能够用统一的控制中心,统一的网管中心监控我们网络上整个的设备。 网络架构定了,也选了P2P的思想,我们目前也联合一些高校做了一些基础的实验论证,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需要产学研用等等各方来一起进一步投入,以及做进一步研究的。比如如何去更好的做 QoS保障,互联网普通做不到让P2P去感知底层的承载是什么样的,而作为运营商我天生就知道我底层的承载是什么样的。另外,一个普通的P2P网络基本上是在同样一个网络里头提供一个相应的业务,对于运营商来讲,我们可以做到国际漫游。如何在跨网的时候解决相应的流量问题,如何支持更好的移动性,如何在这种可运营、可管理方面,能够让我们想象中的这些管理也好、安全也好,跟这种P2P这样的一个天生互相矛盾的这个两个点去融合的更好,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路需要走。
DSN的结构特点及标准化
目前为止的话,我们有一些基础的研究点,包括P2P相关的一些协议,包括一些业务特征和相应的一些实践机制,包括它的一些体系架构,包括它这种均质化等等。初步设想,我们需要未来可以支持这样一个运营商的部署,集团客户这样的一个部署,以及相应的对于Interrnet网络上的这样的一个部署。另外我们认为每当推出一个新的东西,尤其是这样一个大的体系架构,作为一个私有的东西其实它的意义不大,如何让中国的东西去融入到世界的主流标准里来,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机会。我们会把DSN的技术点以及相应的功能需求放到3GPP和NGMN里,让这样一个东西成为国际标准的一个主流的部分。
中国移动是一个运营商,做研究只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产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非常高兴目前为止DSN 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应的研究热点,而在业界,有那么多的领导和同事支持我们相关的工作,我们有一个核心团队。这个是我们非常高兴能够看得到的。
对于整个DSN来讲,我们也把它划分了相应的阶段,比如说从简单的,从小的东西做起,先做VOIP,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IMS,加上互联网化这样的一些业务,有一个基本的规划,避免我们一开始的时候,陷入一个非常大的范围之内。总的来讲,我们整个的核心的控制层从原来的交换机,逐步的走向了软交换,也逐步的走向了IMS,我们研究院也有NGN这样一个项目,对于IMS 去做一些改进,去做一些引进,同时我们也一直的努力,给未来去做一些研究,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能做一个分布式的扁平化的,更适合于Interrnet发展的这样一个架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里头来, DSN今天的这个发布,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更好的协助我们,更好的帮助我们,更好我们一起来把这个东西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