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工信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在牌照发放后,接下来就是三家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并会逐步展开进行各种业务,包括终端的竞争。业界预计,2011年可能才会形成3G业务的爆发。
对此,吕廷杰教授认为,从终端的角度来看,最有利的是新联通,因为它的第二代网络是GSM,第三代网络是WCDMA,这两个网络终端的丰富程度、终端的价位都最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不存在终端瓶颈。反而是中国电信在CDMA2000网络终端上的问题最为突出。
目前,中国移动的TD终端还存在一定问题,在谈到此点时,吕廷杰教授强调,因为国家、政府和很多民族企业都非常支持TD,在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中国移动的终端问题将不复存在。
对于这个观点,史炜表示赞同,他认为即便中国移动的终端落后,但终端和整个网络体系、用户体系是分不开的,现在中国移动的运营体系比较超前,GSM用户也是最大的,因此具有一定优势。
统一操作系统存在壁垒
目前,由于各种手机的操作系统标准不统一,当3G时代到来后,同样的应用程序上在不同的手机存在不同的显示效果,兼容性存在移动问题。项立刚提出,在政府机构的牵头下,中国的运营商和设备商应该研发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
史炜表示,中国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技术上难题可以攻克,但关键是体制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其他各个部委,必须有统一的部署,难度不亚于做第二个TD。
根据日本的经验,北俊一介绍说,NTTDoCoMo和软银是WCDMA网络,KDDI的AU是CDMA2000网络,有些人通过NTTDoCoMo购买的音乐不能在AU上听,这使得客户黏度高,很难转向其他的运营商。经过争论,认为把这部分互通化非常困难。
从某种意义上,吕廷杰教授认为,操作系统如果不统一,反而有可能使得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差异化,随着用户的普及程度,或者渗透率很高的情况下,应该鼓励运营商差异化,这样避免了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之间的同质竞争。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少量的几种共存的形式,效率是最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