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在过去的一年内,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调整几乎遍及全球。中国经济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到冲击,通信业亦难逃此劫。
随着金融危机一步步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金融危机对我国通信业的影响正慢慢显现出来。金融危机对于通信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果整个宏观经济的形势变坏以后,使需求发生变化,这将会对运营商产生影响,继而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波及;另一方面即运营商的增量市场受影响之后,必然会影响到运营商下一步的投资,接下来制造商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危机通信市场,影响有待观察
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似乎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各地的宏观经济状况给移动通信的持续增长带来挑战,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沿海地区的部分移动通信公司,由于当地出口企业的减产,务工人员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务。
而今年电信业务收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分析今年4月以来月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的增长率,增长放缓的趋势十分明显。4月份,增长率为9.9%,5月份为9.6%,6月份为9.2,7月份为9.1%,8月份为8.5%,9月份为8.3%,连续六个月增速放缓,增长下降16%。这个增速放缓的数字,与其他行业相比,正常但也鲜明。通信产业正在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运营商的经营目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短时间内各运营商的收入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消费者不再使用通信工具,不再上网,不再打电话,一般不会出现。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一些大企业会加强成本管理,削减管理费用,长远会在通信费用支出上加强管理,未来会出现国际漫游电话的费用下降,公务性通信费用的降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收入。
这其中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国际大企业较多的城市影响更大,如北京、上海、深圳。不过总体而言,在电信运营层面而言,中国电信业受到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小的。
增值业务市场消费从紧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反映到用户数的增长方面并不是很明显,而在电信增值业务方面,则出现了某些业务预期增幅下降的情况。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电信消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刚性的,即必须要打的电话;另一部分是弹性的,即可以不打的电话。因此,涉及到消费的一些新奇的增值业务,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
总体来讲,单纯的增值业务消费领域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因为大多数用户定制的仍然是大众化的增值业务。而企业的前景将决定于企业本身的现金流状况。但是像以往的一些大众主流的增值业务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使用下去,例如:手机报,彩信,彩铃等。
增值业务更多的属于弹性的部分,可用可不用,而这部分正好会影响未来3G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第一会影响运营商的增量市场,第二,会影响未来新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通信制造业面临严峻形势
通信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分工明确,相互联系非常紧密的产业集体,包括芯片、手机终端、通信设备制造商、增值电信运营企业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基础电信运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