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移动通信业务密度全国居首,逾三成市民热衷移动电子商务。昨天,“走进中国移动—蔚蓝之旅”活动落下帷幕,期间著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残疾人团体及普通市民纷纷走进移动“后台”深入体验,整个活动的开放时间贯穿全年,刷新了全国通信业界向社会公众公益开放的纪录。
35.3%市民活跃电子渠道
据统计,深圳移动手机用户逾1500万,用户数量与人口总数比例居全国首位。去年,深圳移动在国内首创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营销模式,其电子商务中心也成为各界参观的热点。目前深圳移动不重复的电子渠道活跃客户数达530万人次/月,约占全市人口的35.3%,移动电子商务中心目前累计处理230多万订单,有效助推全市移动互联产业发展。
深圳移动此次广邀社会各界走进客户服务、网络维护、信息化应用等核心部门了解信息化最新成果,活动贯穿全年。全国首家信息生活馆、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呼叫中心、高水平的各行业信息化体验坊等参观互动项目多达数百项,向公众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时间跨度均刷新了全国通信业界纪录。
近年来,海尔、大唐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向社会开放,公众走进企业参观体验的热潮方兴未艾。对此,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副会长刘岩松指出,与这些企业不同,移动的“蔚蓝之旅”活动,对行业乃至社会的影响力更强,对无线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机业务密度全国居首
深圳移动通信业务密度居全国首位,有关开放活动吸引了各界人士纷至沓来,一睹深圳移动“大脑”——网络监控中心等核心领域的风采。
据了解,深圳移动的网络业务量密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网络总规模仅次于上海,业务密度则是上海的3倍。今年春节除夕夜,深圳移动用户短信发送量高达2亿条。
此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项怀诚、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经济学家邹恒甫、通信专家李默芳等专家学者组团抵深,参观体验深圳移动信息化应用、3G发展等。他们认为,深圳社会治安、城市管理、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气象预报等多个领域均成功应用了移动通信技术,政府部门管理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行业龙头开放获肯定
据了解,中国移动客户服务(深圳)中心已成为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呼叫中心,总面积达9002平方米。该中心每天为市民提供服务130万次,其中人工服务19万次,平均每天为1.6万名市民提供交通查号等日常生活服务。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都谈到,第一次从服务热线的“台前”来到“幕后”,不少感兴趣的问题都终于得到答案。
设在中心区的全国首家信息生活馆,成为此次活动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体验场所,流媒体实时娱乐、智能家居控制、教育医疗信息化等项目展现出未来移动信息化的生活蓝图。截至目前,已有近10万名各界市民参观了该馆。
“移动信息化有许多业务很适合我们残疾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学习和融入社会,了解最新应用对于助残工作很有启发。”深圳残疾人网站长苏丽平说。记者在留言本上看到,不少市民建议活动常态化,让其成为深圳推广信息化的抓手,带动本地通信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