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近期,有关山寨机的争论此起彼伏。从政府到民间,从央视到各种媒体,这个话题被讨论的热火朝天。山寨机的威猛有目共睹,市场份额急剧攀升。难道那些“正规军”就不值得思考吗?今天在这里,笔者不想赘言,仅就 国产手机厂商(“正规军”)的出路,力图寻找一些答案。
继去年巨亏5.93亿元后,波导股份(600130)今年上半年又亏损2208万元。日前波导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1-6月实现销售收入12.915亿元,同比下降39.32%。受去年巨亏影响,波导已计划将全部子公司关停并转。事实上,从近日相继披露的半年报可以看出,国产手机行业又要集体“过冬”。深康佳A(000016)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手机业务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同比减少34.61%,手机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了10.1%。*ST 夏新(600057)上半年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3.72亿元,在变卖大量资产的背景下,毛利仍只有4596万元,减幅达51.39%,并导致上半年净亏损4.04亿元。昨天*ST夏新股价一度要跌破2元,下午突然拉升涨停至2.17元。唯有 TCL通讯(02618.HK)稍有起色,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23.4亿港元,同比增长13%,利润1.12亿港元,同比增长5.5%。今年年初,联想手机被联想集团转卖给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此举意味着如再没起色,联想的手机业务或将被整体出售。而2008年6月底,创维则宣布以“1元人民币+1元港币”的价格甩卖其80%的手机业务股权。至此,昔日曾辉煌一时的国产手机几乎全线遭遇困境。
反观山寨手机,目前形成共识的是:每年至少1.5亿部的销售量。在广大的中国三四级市场乃至农村市场,山寨机俨然是王者。山寨机的辉煌给死气沉沉的国产手机带来了一些生气,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这或许也是手机业的发展趋势:1)分工更加细化;2)价格进一步下跌。
手机市场分工细化可能是大家都意识到的一个发展趋势。手机制造行业的第一次分工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初,Ericsson, Nokia, Motorola这些手机公司是从手机芯片、手机软件、手机产品、到手机品牌、手机营销一体化的运作。到了90年代末,手机技术和手机整机分离,然后逐渐出现手机设计公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几年。然而,这场分工细化的产业革命完成了吗?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的市场分工的格局一成不变了吗?山寨机说:NO! 在MTK平台上,这条产业链分工的非常细密:从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贴片组装、印刷包装,到物流装配、省地销售、售后服务等,最后,由厂家DIY组装成品。这条产业链囊括了组成一部手机的任何一个环节。分工细化到一定的程度时,“手机厂商”这个词就失去意义了。
我们还注意到:制造的分工细化也将带来消费观念精化,两者互相影响。随着手机产品的样式和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如人们对于衣服的需求,根据心情和环境等因素需要不定期更换衣服。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调,个性化需求的井喷,未来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手机将成为一种时尚快速消费品,每个人拥有几部风格各异的手机,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 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手机价格的下滑。全球市场的大哥大Nokia最近几年都在大幅度的调低手机价格。山寨机毫无疑问是带领手机价格下降的潮流的。请不要误解,价格下降是一个必然的市场发展趋势,不是谁的过错,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的就能够生存。中国的山寨手机更是顺应这种市场潮流,而成为其中的受益者。从商业的角度,一个公司能够带领一个市场潮流,就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而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国人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其实,正规军一直在探索成功的道路。从2004年开始,国产手机厂商就一直处于困惑中:到底是技术重要,还是品牌重要?到底是产品重要,还是渠道重要?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的路线失败了,大规模营造自己品牌的营销路线失败了。通过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国外品牌也深入发掘渠道,国产手机的渠道优势逐渐没有了。
随着2007年后半年,技术壁垒的轰然倒塌和 手机牌照制度取消,山寨机井喷。此后,山寨机一路摧城拔寨,不仅大幅占领原属“正规军”的市场份额,还一度威胁诺基亚等跨国巨头的领地。固然,我们不能否认山寨机种种不足:侵犯知识产权、偷税等不足,但山寨机走到今天,必然有其存活下来的理由。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以极快的速度吸收、模仿、创造。
2 极低的出厂成本:通过大规模、分散化、专业化的订单,压低每个单元的成本。没有研发成本、营销成本等,削减一切可能的成本支出,甚至包括税收的缴纳。
3 深谙消费者心理:光是深圳华强就有一千多家专业的设计公司,极度贴近消费者的外形和功能设计。
综上所述,山寨机的优势正是我们那些正规军所缺失的。那正规军是不是可以借鉴山寨机的经验呢?再加上相对成熟的市场营销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手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不是不可能。网上一则发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让那些品牌企业把手机的价格调低!功能多多!我就不信谁还愿意去买山寨机?!源不清则本不正!” 因此,正规军们可以吸收被山寨机实践证明成功的经验:加快创新速度,积极调整市场策略,贴近消费者的需求。长远来看,还需要与国内手机平台公司合作,为以后的“内容为王”时代打好基础。
后记:如今,各种各样的山寨层出不穷,MP3,笔记本电脑,等等等等。那么什么是山寨精神的真髓呢?极具创新意识,不怕丢脸,不怕低利润,把能实现的功能都实现,想方设法地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求。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旧世界,更要善于建立新世界。山寨机已经把“正规军”逼向了死角,也虎视眈眈诺基亚们的市场份额。山寨精神正在试图破坏旧有的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创建一种全新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手机制造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一个小小的芯片、一套解决方案都是廉价易得的,剩下的就要看你的内容了。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谁有更丰富的功能,谁有更好看的外形,谁的手机更好玩,谁的手机就卖的更好。手机未来的竞争重点将不是硬件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内容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