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市场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8-11-24 信息来源:通信世界网

编者按:

2008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电信业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内电信运营商重组,这些因素使我们必须重新判断全行业的发展和走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许立东

1、当前电信市场发展的基本特点

(1)传统固定电话小灵通出现负增长,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进入新的增长高峰期

近些年传统固话用户新增数逐年降低,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小灵通用户在2004年达到增长高峰后逐年下滑,在2007年进入负增长时期,2008年前9月流失超900万户。受移动运营商资费竞争加剧影响,近两年移动电话用户高速增长,按照今年前3季度发展趋势看,今年净增有望达1亿户。互联网网民在2007年进入超高速发展期,新增网民接近2006年的三倍。

截止今年9月底,我国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74.1部/百人。考虑到移动固定替代效应,未来固定电话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就移动市场而言,随着电信重组和运营商间竞争加剧,预计未来两三年还会高速增长。不过,像任何商品和服务市场一样,理论上看移动通信的市场空间也是有限度的,整个市场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而不断成熟。我国许多大城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或超过100%,在这种情况下,获取新用户的潜力将会不断减弱。

图1新增各类电信业务用户数

(2)“移/固比”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未来还会不断上升

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把小灵通计为移动用户,我国电话用户数“移/固比”在2007年达2.51,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2.59)。从几个国家的对比来看,经济发达国家“移/固比”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可见,在新兴市场中,移动通信成为满足话音需求的主要手段。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效应会继续推进。

图2各国电话用户“移/固比”情况

话音业务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用户数间的竞争,与我国移动-固定用户替代相一致,移动-固定单用户本地通话量之间的剪刀差日趋扩大。

图3:2001-2007年移动-固定每用户本地电话业务量

为什么我们国家移动-固定替代推进的比较快呢?这和长期以来,运营商分业经营,移动运营商依靠主动降低资费迅速开发市场直接相关,导致我国固定与移动资费的价格差距较小。

图4:移动-固定价格对比

(3)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趋缓,行业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1994年以来,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历经多年高速增长的电信业增速有所回落,但至2006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率仍然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2007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0.9%,略低于GDP11.9%的增长速度,这是电信业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首次低于同期GDP的增速。电信业务收入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业务增长乏力。2007年固定电话陷入了“减量又减收”的双重困境,固定话音业务收入较上年减少288.2亿元,移动电话收入增长幅度也较上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非话收入尽管增长较快,但依然没有拉动整体收入实现领先GDP的增长。

图5:1994-2007年电信业务收入与GDP增长率

进入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GDP增长出现下滑,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仅为8.3%,与2007年相比,增速相对于GDP的差距在扩大。

图6:2007-2008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与GDP增长率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逐渐显现,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出现倒闭、停产、减少开工等现象,造成企业员工需求量减少,出现民工返乡潮,导致经济发达地区通信消费降低。二是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4月实施,也影响了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增加;三是奥运期间商务和个人交往活动减少,一定程度上通信业务量较平日也有所减少。

2、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与趋势

(1)过去几年行业投资总额基本稳定,投资收入比持续下降

2002年以来基础运营商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在2100~2200亿元左右,2007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370亿元,同比增长了7.0%,但投资增速仍明显低于电信业务收入增速,电信投资收入比继续下降,达到32%。

图7:2003-2007年电信业投资总额及投资收入比变化情况

分析电信业投资收入比的国际比较数据,可以发现,与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电信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电信业投资收入比仍然较高。发达国家投资收入比一般都在20%以下,OECD国家2003投资收入比只有13.6%。由于我国电信市场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通过用户规模扩张实现快速发展,创新的牵引和动力相对不足,过去增长方式体现出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的特征。

不过,电信业各增长驱动力的贡献也在发生变化。据《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2007》指出,2001年以来,投资因素带来的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需求因素带来的收入增长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即对行业收入增长来讲,投资驱动力下降,而需求驱动力上升,并已经成为了拉动行业收入增长的主驱动力。

图8:2001-2007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驱动力分析

(2)投资结构:固定网投资比重明显下降,移动网投资比重持续提高

2007年投资结构变动与2006年类似,固网投资减少、比重下降,移动通信网投资增长较快、比重上升。由于移动用户和话务量激增,移动通信网投资同比增长19%,达1400亿元,占行业投资总额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行业投资总额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于固网业务增长乏力,固网投资完成619亿元,同比减少21.8%,占行业投资总额比重减少了9.6个百分点;数据通信网完成投资125亿元,同比减少11.3%,占行业投资总额比重为5.3%。

 

 

图9:2001-2007年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情况

(3)投资效益:过去几年逐年上升

2003年以来行业投资效益持续好转,2007年电信业百元固定资产收入率大幅提升,每百元固定资产净值实现业务收入71元,与2006年相比又有显著提高。

图10:2001-2007年电信业百元固定资产净值收入率

(4)未来几年面临投资突增局面,行业投资效益面临考验

由于我国3GNGN等前沿通信技术即将面临商用,电信网络处于由窄带电路交换网向宽带IP网全面演进的重大转型期,预计未来几年内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还将掀起一轮高潮,投资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波动。不过,随着电信企业运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和陆续完成整体上市,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资本市场和内部投资收益的约束,精细化投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运营商的投资策略趋于理性。综合来看,在3G牌照发放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近两三年内突增不可避免。受竞争加剧和资费下降影响,预计近两三年内移动用户市场仍将会维持高速增长。不过,在短信彩铃/铉铃之后,尚未看到新的杀手级应用可以带动移动增值市场超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未来两三年内新增移动用户恐怕无法带动行业收入保持与投资的同步增长。因此,预计3G投资将使行业投资收入比“触底反弹”,未来两三年行业投资效益会出现由涨到跌的拐点。

3、对电信业增长前景的判断

(1)电信业务收入预测的数量模型

笔者主要从需求角度,构建数量模型来预测未来电信业务收入走势。世界各国电信业的发展数据表明,人均GDP和电信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此这里选择GDP作为反映社会对电信业需求的一个输入变量,通过人均GDP——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电信服务支出的关系预测全行业电信业务收入的走势。

以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模拟,可得出:居民人均年收入=284.38+0.44人均GDP。从回归参数可知,T=55.91,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7,方程拟合良好,表明二者具有强正相关关系。(注:居民人均收入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人口比例加权平均所得。)

图11近十年来我国人均GDP、居民人均收入走势

以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电信服务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模拟,可得出:从回归参数可知,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方程拟合良好,表明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电信服务支出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图12近十年来我国居民人均电信服务支出走势

这样,就可以得到人均电信服务支出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2)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展望

电信业发展依托于国民经济发展,如果国民经济增速减缓,必将会对电信业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把握电信业增长的社会需求,首先就要对我国经济的走向有个判断。

受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国家发改委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就超过1万多家,三分之二的纺织中小企业面临调整。

外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会下滑,大约在8%至9%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受美国金融风暴影响,“世界经济正进入大低迷”,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7%,明年全球经济增长2.2%,较去年增长5%显著下滑。IMF认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也将明显放缓,估计明年整体成长率约为5.1%。IMF对中国2009年经济成长率的预期被下调至8.5%。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未来二年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落实十项措施刺激经济)的实施,未来几年中国GDP维持在8%以上的增长是可行的。

以2008年我国GDP增长9.5%,2009-2011年GDP增长8%-9%,代入上述人均电信服务支出公式,可以计算得出未来几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预测数据。

图13未来几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预测

依据电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数量模型,预计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3)对电信业转型方向的判断

传统电信业发展面临增长难题,必须转变增长模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必须转变过去以用户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发掘用户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业务促进行业价值增长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与传统话音业务相比,近年来我国宽带增值、移动数据等非话业务增长表现得更加强劲,成为带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非话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随着这些关键业务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其增长率也在直线下降。在传统话音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必须探寻与促进更多的非话新业务的发展,才能支撑行业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以固网创新、移动升级和信息化应用拓展为重点,促进业务全面发展,推动向信息服务业转型,成为电信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历史机遇。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原有电信业务的界限逐步趋向模糊,电信业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扩大,向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电信服务、互联网业务和软件服务都将归入信息服务大行业的范畴,未来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广义的信息服务还将包含广播电视服务。作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业服务范围和服务边界逐渐扩展,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信息服务是电信业发展的“蓝海”。

信息化是未来电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目前固网运营商已经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推出了“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信息服务业务,力图最大限度地挖掘固网潜力,寻求发展新突破。移动运营商也把定位调整为“移动信息运营商”,积极推动手机上网等移动数据的发展,努力开发移动多媒体等无线宽带业务,为网络升级到3G进行业务储备。运营企业都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以行业信息化应用为突破口,针对各行业特点,积极开发专业化、差异化的信息化应用方案,使信息服务融入政府管理、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生产生活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必将扩大行业/企业市场的价值,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培育和能力积累以后,必将促进电信业进一步增长。

在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与媒体产业的融合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从国外运营实践的成功经验看,电信业与媒体产业的融合是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有效促进了行业价值的增长。但是,在我国,两者融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制度性障碍,导致资源难以共享。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观点,三网融合已经明确定为发展方向。未来如果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实现相互进入,网络监管与内容监管分离的话,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将获得更好发展。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20-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