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放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以外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越走越窄,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我们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关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初步匡算,实施内需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毫无疑问,扩大内需政策的及时出台将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如何落实这项方针?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被认为是较佳的方案。
高层预警工业增速下行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并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在此艰难时刻,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在近日召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08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公布的信息显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
根据运行监测协调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工业生产、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但是,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从6月份的16%回落到11.4%,为2002年4月份以来最低值。9月份的发电量、原油加工量仅增长3.4%和3.7%,粗钢产量下降9.1%。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15.7%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仅增长12.6%。
同时,由于前三季度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铁等价格高起高落,国内能源和多数原材料产品价格在经过了上半年的大幅上涨后,在下半年出现不同幅度回落。10月末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比7月中旬回落2000元/吨左右,有色金属、化工及能源类产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跌。能源类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造成了部分企业出现生产困难的情况。
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5%和19.7%,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机、片式元件等高端产品生产增长30%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工业产业受到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出口加工业、基础原材料企业、装备制造业和电信等高端信息产业。我国的信息产业目前受到影响较小。
但只要有受到影响,就必须有预防的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
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市场信心
困难面前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近几个月来,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让我国的危机意识愈加突出。之前,中央审时度势,见事早,行动快,已经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现在又决定采取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这些决策和部署及时而必要,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对于坚定市场信心具有极大帮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表示,在一段时间之内,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再不能单纯或者主要依靠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时,要更多地依靠内需、投资和外贸这三驾马车协调发展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提出扩大内需的措施是非常及时的。
的确,当前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非常必要。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就会影响我国出口增长,使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调整宏观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不仅会促进投资增长、消费扩大继续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会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所以,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一方面,我国发展经济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必须把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点放在国内需求 上。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扩大内需,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就能长期保持强劲。”一经济专家说道。
“两化”融合为内需加码
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让我国进一步认识到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近日,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文章中强调,我国应当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跨越发展的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两化”融合将有助于中国应对当前经济动荡。
而在扩大内需的前提下,“两化”融合更被认为是好马配好鞍的结合。10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就在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电信部长论坛上强调,我国政府正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信息技术、网络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当前的世界环境看,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蔓延,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全球化、信息化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使之有可能通过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战略,加快对发达国家的追赶。
“‘两化’融合是国家信息化战略重点的转移,信息化将从以往的以电子政务为中心转向以推动工业化发展为中心,把信息化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上,可解决经济发展中最为紧迫的问题。简单地说,‘两化’融合不仅是我国走工业强国之路的保证,也是我国当前扩大内需的大需要。”一经济专家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