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走出去”是中国通信各类企业的重要发展策略,而这场全球性金融风暴对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中国通信企业的影响正在或即将显现。
“走出去”的几种形式中,海外上市比较普遍,但今年以来,这股来自华尔街的风暴使中国企业市值大幅缩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还没有手里的现金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却是事实。
随着中国通信行业中企业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的增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危机当前,很多企业调整了海外拓展的策略,企业在海外市场承接项目的首要条件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周期过长的项目显然不再是好的选择。
但是,影响还远不止如此,中国的市场正受到来这股风暴的冲击,中国通信企业所要应对的已不仅仅是海外订单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因金融危机而受挫的中国市场的消费信心,以及即将显现的资金链问题。
表象:市场收缩
表面上,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直接反映在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加工型企业身上,而此类企业在通信行业并不多,但实际上,除手机生产企业之外,其他的通信制造企业也无法避开这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而伴随着通信制造企业一起“走出去”的通信设计机构、通信建设施工企业也在此之列。
毫无疑问,近一年来,汇率的变化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汇率的变化使出口及海外业务风险加大。具体到企业来说,已经在准备的海外项目可能会推迟,这样做是为了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一些原本打算在2008年实现国际化大跨跃的企业在这时候必须调转方向,别无选择。欧洲和北美订单的大幅下滑使亚太区域成为相对安全的市场,但这个安全也只是相对的,只是因为金融风暴的连锁效应还没有真的到来。
业内专家介绍,虽然中国的一些通信制造企业的主要战场并不以欧洲和北美为主,但亚太区的一些国家也正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比如,在我国企业发展较好的亚太和非洲地区,这些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其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必然较大。有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也非常严重,甚至有些国家已经陷入“国家破产”的边缘。
整体来看,刚刚重组过的中国电信市场是中国通信行业企业共同的机遇,但现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而作为海外上市公司,在金融风暴中,其再融资能力难免不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通信市场这块最后的阵地是否绝对安全还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企业都将专注于这一市场的竞争,那么这块战场上大大小小的战役都将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