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DT,倒过来读是TD,正是其研发的3G国际标准。
这真有点儿颠覆的意味。如此巧合也许暗含了DT注定要颠覆垄断,这个垄断一直是民族通信的梦魇:因为模拟技术时代全盘采购国外设备太过昂贵,所以在2G时就投入了数千亿元搞研发,可最后,我们在2G食物链上也只不过是代工厂;多生产了几部产品,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主流厂商波导和夏新去年还都亏了五六个亿。所以,为了避开专利老虎,夺回应有的市场份额,中国必须构建TD产业链。
其实除了专利老虎外,不可回避的还有信息安全问题。但凡高新信息技术的关键产品,其芯片就可能被置入技术后门,在一定条件下,用户数据就会自动传回美国!3G网络上跑那么多应用,您不担心吗?
承载着太多沉重的使命,在千呼万唤中,TD上月开始试商用,并同时对试验网进行HSDPA升级以提高传输速度。从目前反馈信息来看,虽有不少瑕疵,但TD基本功能至少是达标的,流畅可用的,过度的悲观情绪可以休矣。
现在使用TD手机,不必考虑在无TD覆盖地区的使用问题,因为所有终端都支持双模,在没有TD网的地区,可以平滑切换到G网。然而,TD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图像质量不稳定,话音偶尔会出现停顿等。但从测试数据来看,目前3G应用的瑕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覆盖问题。
既然是一个试商用的网络,用户对TD就应该抱以宽容。当时欧洲推出WCDMA网络,运营了3个月,暴露出诸多问题:手机品种少体积大、价格高耗电多、接通率低传输速率慢等等,但几年的处心积虑,目前欧洲用户增长加快,资费下降,商业应用已臻成熟。欧洲的运作经验可供借鉴,这居然是我们的后发优势。
所以现在,TD虽然遇到不少问题,但比当时欧洲的情况要好。
奥运提供了一个走上国际舞台的契机。日前中国移动联合三星向奥组委交付TD服务,是对TD有力的支持,届时奥组委的官员都可以使用TD手机,全世界都有机会看到中国自己的3G。
发展自有标准是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但局限于本土是不够的,所以TD的明天一定会走出国门,真正成为国际标准才是其终极追求。事实上,TD现在也不是闭门造车,国际企业已慢慢有了参与的冲动,下面的几个例子完全可以作如是解读??
TD-LTE项目在和电信巨头英国沃达丰等共同研发,我国在这方面拥有大量核心知识产权。日前国外厂家生产TD手机的有LG和三星,最近摩托罗拉L800t也参加了入网检测,其它巨头一定不会无动于衷,想必他们只是在狡猾的等待时机成熟。韩国SKT组建了一个TD测试网,目的是了解TD网络的真实状况,这说明了国外成熟运营商也在描着这个标准的应用。
看到TD没有被扼杀,西方开始从另一个层面打压TD,譬如到处说TD是落后技术,说中国搞封闭标准不利于竞争等,对这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
小灵通当年是日本PHS技术,曾被视为怪胎和垃圾,然而就是这个垃圾,为运营商带来的滚滚商机,也让UT斯达康们活的很好;不但如此,这次地震中,小灵通还成为灾区最重要的移动终端。这说明,标准是标准,商业是商业,标准之间的差异,即使有的话,在应用层面也不是不可逾越的。事实上,美国反对TD,多半是认为利益被触及,因为TD成功了,亚非拉美国家就有可能选用,西方专利老虎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当然是人家不愿意看到的。
一个自有的标准,需要国内的广泛支持才会变得完善;况且,TD商用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其边际成本趋于零,所以庞大的中国市场足以成为TD的通行证,这也是我们发展自主标准的价值所在。但事情的发展总要有阵痛的,中国式的TD,必须在忍耐中存活,必须在学习中成长,也必须在自我扬弃中涅磐。
从运营角度看,正式发3G牌照后,由于有WCDMA和CDMA2000的参与,TD才会显示自己真正的性价比优势。TD的真正对手其实是WCDMA,它的全球用户是CDMA2000的两倍,而且从韩美市场观察,这个差别必将扩大。
明后年,我国还将提交4G国际标准。只要TD还坚强的站着,一切皆有可能。 |